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安徽省小崗村:從「分田到戶」到新型合作化

全曉書、蔡敏
新華網
2008-10-02

系列‧中國編按:新華網就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三中全會即將對中國農村的土地所有制作出重大決定,最近組編了「各地探索土地流轉新模式」的文組,我們選刊部份文章,供大家參考。

新華網北京10月2日電:30年前,當安徽省小崗村村民嚴金昌在曾經推動了中國農村重大變革的「分田到戶」的秘密協議上摁下手印時,他沒有想到,有一天,他會把分到自家的田地又租出去。

兩年前,嚴金昌和十幾戶農民一起,以每畝500元的價格把自家的兩畝土地出租給一家上海養殖公司,發展規模養殖,年終參與分紅。

這些農民們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則接受了這家上海公司的反聘,成為企業員工,每人每月領取600元左右的工資。

今年65歲的嚴金昌也接受了公司聘用。不僅如此,因為養殖經驗豐富、具有一定號召力,他還被提升為這個佔地200多畝的現代養殖場的管理者。

「年薪、土地租金,再加上年終分紅,這可比一年到頭種地划算得多。糧食種得再好,一年的收成也不會超過1000元。」這位30年前領頭實行分田到戶、自主生產的老農現在成了土地集中流轉、發展合作經濟的積極倡導者。

他說,小崗村耕地面積大約2000畝,其中60%目前出租流轉被集中起來用於發展蘑菇、花卉、葡萄規模種植及家禽養殖等。

這種集中利用土地、實現規模經營的新型合作經濟給當地農民帶來了實惠。2007年,小崗村人均收入已達6000元,而當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是4140元。

「這是過去靠一家一戶生產完全做不到的。隨著合理、有效的土地出租流轉規模擴大,小崗村正蓄勢待發,迎接又一個發展的春天,」小崗村黨支部書記沈浩說。

30年前,也就是1978年11月,小崗村迎來發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當地18位村民秘密簽下了分田到戶、自主生產的「生死契約」。這在當時被認為是帶有資本主義性質的舉動,可能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危險。

所幸的是,這一改革模式後來得到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總設計師」鄧小平的高度認可,隨之獲得中央政府的肯定,並被推向全國。小崗村也因此被譽為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

「分田到戶」刺激了「大鍋飯」時代農民被壓抑的生產積極性,隨之而來的是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農村發展的黃金期,農民收入一度超過城市居民。

然而,隨著90年代城市化的發展,農村勞動力、土地、財政資金大量流入城市,加上農村各種稅費、提留統籌等負擔加重,農村發展進入「低迷期」。

「最近幾年,農資價格不斷上漲,咱農民更加看清了一家一戶的小生產不能致富,」嚴宏昌說。「發展規模經營、實現產業聯合是大勢所趨。」

安徽省三農問題專家何開蔭說,隨著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湧入城市,農村成片土地拋荒、閒置,水利等農田基礎設施年久失修,這些因素也推動了土地的合理流動。

但是,也有人對小崗村新型合作經濟提出了質疑,認為將土地重新集中,是倒退到了計劃經濟模式。

對此,村委會主任的關友江說,村民們由當年打破集體模式「單干」到重新組織起來,不是開歷史倒車,而是「分田到戶」模式的延伸。和30年前一樣,今天的改革同樣是為了摸索致富之路。

「與計劃經濟時代的強制行政手段完全不同,小崗村今天的改革是建立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尊重農民的自主權。而且,村集體沒有收回土地的承包權,租借合同一旦期滿,土地仍將歸還每家每戶,土地權益最終還是農民的。」年愈花甲、曾經也是「分田到戶」帶頭人之一的關友江說。

何開蔭指出,「在新的起點上,需要完善相應的制度。」因為,他擔心,大規模的土地流轉是在缺少制度安排和不規範的情況下形成的,一旦發生經濟糾紛,租賃雙方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

沈浩則把眼光放得更為長遠。他為小崗村的經濟發展規劃了「三步走」的「宏偉」藍圖:第一步,進一步擴大土地流轉規模,調整農業結構;第二步,依托「小崗」品牌,發展休閒旅遊、紅色旅遊;第三步,引進工商企業,促進工農業協調發展。

其實,「發展農村經濟有很多路可走。小崗村還在摸索,希望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沈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