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9日 星期一

為我們社會的未來建言---告全港市民書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 (發起團體)
2009年06月24日
http://hkdeclaration.blogspot.com

香港,往何處去?該往何處去?

香港是一個可悲的城市。我們物質富庶,在世上數一數二,但只有很少人可以快樂自在地過活。我們大多數人,日夜處於激烈競爭中,超時工作,用健康換取微薄酬勞,弄得筋疲力竭,連身邊人也關愛不足,別說關心其他事,其他人。我們的感覺開始麻木,見到長者拾荒、流浪漢露宿街頭和失業男女一雙雙彷徨的眼睛,都無動於衷;察覺到發展商霸佔公地、建屏風樓、濫伐樹木及胡亂傾倒廢料,都坐視不理;就算知道有基層市民要出動子女幫手做清潔工才僅堪糊口,亦不會覺得是僱主無良而是這些家長殘忍。

在主流經濟學掌管輿論的影響下,我們都以為,以上種種問題都是自由市場的事,不關乎社會公義,乃社會不斷發展下的正常現象。要發展,要進步,要豐衣足食,便要競爭;講競爭,自然講求效率,自然有所犧牲。優勝者,有豐厚的物質回報;失敗者,只有遭市場淘汰一途。個人如是,草木如是,整個城市亦如是。只要讓市場自行調節,問題便終必解決,便合乎公義,政府及其他人無須操心,更不宜插手。我們都認定這套自由市場理念是香港和香港人的成功之道。我們都被教導:我們要相信市場,別質疑它,彷彿一切為市場所作的犧牲,姑勿論是個人的還是社會的,都萬分值得。

可是,一場金融海嘯,卻把這個神話拆穿了!我們社會的繁榮富裕,不過是一部分建築在對落後國家及地區的剝削和壓榨之上(註一),一部分則依靠經濟泡沫的財富效應來催谷和支撐。地產及金融界的金錢遊戲便最明顯。它鼓吹無節制的借貸,製造資產會不斷增值的假象,誘使普羅市民押下老本,爭相高價買入成本其實不高的磚頭及隨時一文不值的「公仔紙」。一班房地產大亨、投資銀行和基金經理、跨國企業總裁就乘機上下其手,愚民而自肥。但信貸泛濫所造成的經濟泡沫,在爆破之後,對這批始作俑者來說影響甚微,受害的反而是社會上大多數踏實工作的人。

但我們的社會卻似乎沒有人去追究他們的行徑,甚至不覺得他們有錯。到底是甚麼東西作怪,令這些商界權貴巧取豪奪而毋須負責,埋下全民遭殃的禍根;使我們過去甚至把他們捧上天,任由他們支取與其能力不成正比的鉅額收入呢?

自由市場神話的破滅

這禍首,正是那「自由放任」的市場---這一點,連畢生信奉自由經濟的前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也承認。這種市場環境,得力於一群經濟學者和評論員到處散播市場放任主義的意識型態,早已在全球各地開花結果。是故,金融海嘯的禍害也擴散得如此深廣遙遠。

所謂市場放任主義,師承自佛利民的經濟學說,即緊守著「自由市場至上」、「大市場小政府」及「拒絕政府介入市場」的教條,標榜低稅率及資本自由流通的政策,要把整個城市的發展路向及各種社會、經濟、文化資源交到商家手上,用企業管理思維治港,廣泛推行外判及合約制,並把公共資產和事業全面私有化。也就是說,在市場放任主義之下,我們整個社會的各個部門都應該服膺商業邏輯,以謀利為第一目的。我們因此不應以社會公義為原則調配社會資源,而應只著眼如何謀利,應盡量避免社會福利,避免以稅制作社會再分配,而應把我們的社會資源,都交在大商家、大財閥的手中,由他們之間「自由競爭」,社會資源就會被好好運用,社會就會進步。

這種市場原教旨的思想,一直掌管著香港人的意識形態,結果如何?

因市場而墮落的社會

香港多年來都受到美國右派智庫的青睞,獲封為世上經濟最自由的城市,我們不少人也引以自豪。但事實上,這只是一個崇尚弱肉強食的石屎森林之代名詞!我們固然沒有最低工資、最長工時、集體談判權、公平競爭法或反壟斷法---主流經濟學認為會妨礙市場的正常運作---市民因而受盡大商家大集團欺凌和剝削;政府亦沒有好好監督那些壟斷了公共民生事業的大財閥,遏止它們想方設法搜刮民膏、瘋狂加價。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包括福利、醫療、教育、環保、文化、社區發展等等,統統以經濟利益為先;在這裡過活的人,有工作的沒工作的,都要盡辦法增值和提升所謂競爭力,免遭淘汰,生命盡受所謂自由市場的主宰,活得一點也不自由。

更糟糕的是,大商家大集團掌握住無數經濟及文化資源,可以開動各色宣傳機器,進行疲勞轟炸,向市民大眾販賣無窮慾望,左右一般人思想、感情、良知、品味和創意,以至人生。明明現今社會的個人發展空間和機會給既得利益者霸佔得七七八八,他們還以過來人的口吻,不斷向年青一代和經濟弱勢社群灌輸靠個人努力脫貧致富、自由市場沒有限制因此機會平等的想法。明明社會貧富懸殊的程度比得上第三世界國家,跨代貧窮不禁令年青一代絕望,可恥至極;那些自由市場的信徒,仍在四處宣揚「貧富懸殊乃經濟發達地區的必然現象,無須處理,以免妨礙社會整體的發展」。明明經濟學教科書的理論與現實世界完全脫節,權貴的附庸和市場的信徒居然仍以「市場會自我調節」為由,阻止種種保護和關懷弱勢的政策和措施上馬。

偏偏,我們就是執迷地相信,失敗者都是咎由自取的。我們從來沒有認真反省過,真正失敗的是我們這個社會!這個發展太單元,太偏重大財閥大財團利益,太缺乏人文關懷的社會!一個決意提升全民生活質素的理想社會,必盡力研發出更能切合不同人需要、發揮不同人個性及潛能的體制來。但香港的管治階層從來沒有這樣做。他們只看到市場。市場只看到錢,看不到人。

市場,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

我們社會的緊箍咒

當然,諸如黎智英、楊懷康、施永青及獅子山學會諸君,這些自由市場的信徒,對這些事實一定不同意。但在你們砌詞反駁前,請先回答以下問題:人,究竟為何而活?人,只是一部盡力掙錢的機器和一隻只要有錢花便滿足的消費動物嗎?經濟發展究竟又為了甚麼?一種只有讓少數人得享好處的經濟發展,我們要來做甚麼?自由市場,在你們口中是烏托邦,它帶來的理應不只是溫飽生活,但為何活在香港這個經濟自由之都的人,總是處於壓力和憂慮中,一點也不自在呢?到底任由大企業與普羅市民競爭的自由市場跟只講弱肉強食的奴隸社會有何分別?你們口中所說的自由市場天堂究竟是甚麼模樣的呢?這天堂又有甚麼我們非投奔不可的理由呢?還有,為何我們的社會根據自由市場理論發展多年,如今卻「一鋪清袋」,一點天堂的感覺也沒有?為何我們這個城市的面目和社會的精神面貌會越來越醜陋和畸形,越來越容不下追求不同生活方式的人,整體市民的平均快樂指數,亦遠遠及不上你們最看不起的北歐福利國家,或不丹這等欠經濟發展的小國?

這其實簡單不過:因為,完美的市場根本只是一種假設,一種信仰。(註二)即使是自由經濟評論家最相信的數學模型,亦已經有數學家證明在一般環境下單顧私利的行徑,不會帶來整體最優。個人的理性可以導致集體的非理性,而金融海嘯正是各個金融巨頭用符合自利理性的博弈所產生的不符合整體理性的災難後果!(註三)

建構以人為本的社會

事實擺在眼前:唯有打破迷信市場的心魔,唯有對大財閥大集團施加更多限制,唯有更針對性地把社會的資源向中下層---而非上層---傾斜,先大幅改善弱勢階層的生活和個人發展空間,再讓經濟增益的效果往上滲透,惠及全民;那在尋求香港出路之時,才不致蹈數碼港的覆轍,名為重大建設,實在是向大財閥輸送利益!事實上,我們亦不需要再追求大幅度的經濟增長:這會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浪費,加劇對地球資源的虛耗和自然生態的破壞。我們社會本已有足夠的財富,只是我們的分配是如此不均,財富都集中在小數人手上,社會大眾卻只能分享、互相爭奪小部分的財富,資源都不能好好活用,社會發展才會走入死胡同。要扭轉我們目前的困境,最有效及最環保的方法是重新分配社會嚴重不均的財富。

那香港應該怎樣走下去呢?我們有十點具體建議:

一) 早日落實雙普選,打破現時政商權力結構,為人文社會奠基。沒有由人民選出來的政府,我們就談不上人民的意志會在政府中得到貫徹。那麼,我們談何建構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更何況,現時封閉的政治體制,根本就是向資本家傾斜,中央政府只會在商家和技術官僚之中「揀卒」,選出香港的領導層;由這些人來領導香港,他們只會一直依從其階級利益主宰香港。要領導香港擺脫商業邏輯、新自由主義的壟斷,怎能讓他們繼續壟斷香港的政治權力?只有早日落實沒有門檻的行政長官、各級議會全面普選,我們社會上這個新自由主義的權力結構才能有被打破的可能,我們才能在政治體制上為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奠下基礎。


二) 打破土地壟斷,減低營生成本,建構以人為本的經濟空間。我們社會應放棄高地價政策,盡快增加土地、公屋及居屋的供應,打破地產商對土地資源的寡頭壟斷。此外,向位處公屋及舊區的小商戶提供減租優惠;並盡快立法限制連鎖式經營的大集團佔領匯租戶的比例,以及設立加租上限,保障老租戶的經營權益,減少小商戶的營運成本。領匯的管理層如有真本事,理應有能力在維護原租戶的權益之前提下開源節流,增加營運效益,而非一味向基層商戶開刀,迫走他們,騰出舖位讓大集團進駐開分店,唯利是圖,罔顧民生福祉及社會責任。

高地價政策是大地產商足以壟斷土地權力的主因:只有小數地產商有足夠 資本掌握大量土地,令他們可以聯手抬高租金,牟取暴利。高地價政策下的高昂租金,實際上等於由大地產商代政府抽一種間接的「地產稅」,大大加重一般經營者負擔。他們一是將成本轉嫁至消費者身上,一是扣減工人的薪水以壓縮成本。換言之,大地主之所以歲歲賺大錢,相當大程度上,是來自對普羅市民可動用收入之嚴重剋扣,並非因為他們有甚麼超卓的賺錢才能。

另外,昂貴地租還是一個緊箍咒,經營得法的商戶,其盈利有很大部分要進貢給大地主,使得他們變相成為地產商的另類僱員;欠缺資本的個體戶或有意創業者,則受制於租金超高的門檻,守業或存活能力大大削弱了,難以盡情發揮所長。大地產商付出有限的資源和努力,便坐收漁人之利,勤奮拼搏的則要苦苦撑持,根本便違反鼓勵人們盡情發揮潛質和創意的公平原則。

高地價尚有一種長遠的負面影響:多元的民生及文化事業從底層拾級而上的發展空間被扼殺了。以西九為例,在昂貴的地皮上興建華麗的設施,容納的只會是高檔的票價高昂的舶來文化及藝術表演和高消費力的中上階層。文化藝術變成某種人士的專利,平民的本土的地方文化藝術,不會得到所需要的幫助,從而逐步發展。基層的藝術品味、創意和欣賞能力得不到重視和培養,西九最終只會再一次成為地產商「掠水」的肥肉。

我們可以見到,香港的高地價政策,實際上是香港走向今時今日大財閥操控全港經濟命脈的格局之起源。如要為香港的未來發展尋求突破,此超級障礙必須消除,讓市民大眾的能力和有限資本能全面釋放出來,重建有本土特色和情懷的草根生活,擴大小商戶與文化事業的生存空間。

三) 修訂稅制和加強社會保障,以社會公義為社會再分配的原則,使我們的社會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自由。政府盡快推出失業救濟金,並增加標準稅率及利得稅,恢復遺產稅,使社會的分配更為合理、公平。市場的信徒自然反對。他們認為一個人憑自己的才能賺取到豐厚收入,不應該被政府抽去扶貧。但在香港或美國,那些賺大錢的地產及金融業精英真的是能力與收入成正比嗎?像馬多夫?像那些華爾街大鱷?像那些設計及銷售迷債這些金融產品的專家團隊?他們做的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的騙局!香港的低稅率政策根本就是一種劫貧濟富的措施。我們不應該再迷信抽取更高的標準稅率及利得稅會削弱那些精英的工作誘因,因而損害整體經濟。金融海嘯已證明市場的薪酬機制並不合理地反映人的競爭力或生產力。要使我們人人都能有能力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生活,能有效及公正地減少貧富差距的稅制是必須的。

四) 重訂企業在社會的角色,使他們除牟利外,亦負起為社會營生的責任。我們應盡快進動最低工資立法,保障工人權益。同時,最低工資的金額應該分為兩個級別。但凡有一定規模的連鎖店集團---例如多於十間分店---需支付比一般經營者更高的最低工資金額,以增加其擴張的成本和難度,間接減少其對商鋪的需求,有壓抑鋪租飆升之效。如此一來,有助舒緩小商戶的經營壓力和變相增加其競爭力,亦減少了她們把成本轉嫁至顧客或伙計身上之可能。另外,立即推動反壟斷法、公平競爭法的施行,並還工人一個集體談判權,約束大企業對我們社會的政治、經濟壟斷,保障工人權益。更重要的,我們應推動改變企業的思維,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企業不應只是追求最大利潤,同時亦應負起使員工得以營生的道德責任。不要再以為請幾個傷健人士、捐捐錢即已履行責任,而應改變企業的營運模式、對工人的權益的維護、不對社會資源壟斷、不浪費環境資源為指標。此外,對事實上如同壟斷的超市及便利店集團,應盡早研究及訂立法例限制其市場佔有率,並對其以廣告欺騙客戶及各種打擊對手的價格操控手段施以重罰,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五) 改變市場文化,引入人文思維。政府可派發有特定使用限制的消費券,此券只適用於非大型商場內、非大型連鎖店集團及租金低於一定水平---例如平均市值租金---的小商店小商販,以促進社區另類消費,保護有地區特色的小本經營者的經營權,保育各有特色的小社區經濟。同時,推動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的良心消費者文化,不再鼓吹等同浪費的消費---例如花大量公帑招攬旅客到香港的名店及大商場消費,受惠的是大地主而非處於遊客區以外的小商戶,應該花資源協助社區組織籌辦時分券及二手物品回收運動等,促進庶民的消費活力。除了在消費文化應該改變,我們亦應該在經營和生產方面,嘗試更多不同的模式。政府應鼓勵社會嘗試不同的經濟模式,如不再區分老闆/僱員,由工人自決營運方針的合作社模式。社會現時的經濟模式是很單元的,只限於公司自上而下的結構,權力集中在管理層手上,下層前線員工無力參與公司決策。一個以人為本的經濟結構,員工與公司的關係絕對不應只是銀貨兩紇的交易關係,企業也不應只有一種組織模式。作為起點,政府應帶頭鼓勵合作社模式,給予政策優待,激發人們的創新。

六) 規管公共事業,實際服務社會。立法收緊公共事業如港鐵、巴士公司、煤氣、電力公司、隧道公司等的利潤,限制他們牟取暴利;這些公共事業都會直接影響到民生。現時對它們的利潤和定價的限制根本過於寬鬆,使小市民營生的成功大大提高。事實上,它們的壟斷地位已給它們帶來了不合比例的巨大利益,譬如說港鐵的利潤早已主要來自車站上蓋物業,遠超其車費上的損失,其車費應有下調空間。最重要的,是認清這些公營事業是和小市民的生計如何的息息相關,它們負有為社會服務的社會責任。我們不應任由它們追逐過高的利潤,而罔顧小市民的生活。

七) 改變經濟發展政策的思考範式,讓資源落到基層手中。一直以來,政府各種促進經濟發展的措施,都是以照顧上層利益為先。以大型基建為例,政府花巨大公帑,也只有少於三成的錢會創造惠及基層建築工人的職位。其餘大部分的錢只會流進外國顧問公司、國內配件生產商及建築公司中上層的口袋中。因此,政府須一改政策,以大量小型工程取代興建大白象。讓基層建築工人的生活持續得到改善,累積到足夠的購買力,自然能增加消費,對基層的生活有所保障之餘,也最終令中上層也受惠。如此一來,社會資源的流向不再是從上往下涓滴,而是由下往上滲透。經濟的餅不是先由居上層的既得利益者咬去大半,中下層只分得餅屑。(註四) 這樣的發展模式既實踐了社會公義,也能使經濟成果更有保障,不至重蹈金融海嘯的覆轍。

八) 人文規劃城市發展,落實民主社區參與。我們主張城市的規劃要有人文視野,以人為本。涉及到社區發展的工程,必須要照顧到當地居民生活模式和社區網絡。我們尤應著眼保存不同社區的風貌和特色,透過提倡保育、推廣自下而上的民主規劃方式,建立和保存大小社群的社區網絡。因此,我們的城市不應淪為地產商漁利的資本,不能成為他們交換利益的平台。`因此,市建局應重組,撤換其淪為大地產商傀儡的領導層。我們的城市更不可交由他們以純商業邏輯發展!

九) 大學要當社會的良心和知識的燈塔,引領社會走向前而非被市場牽住鼻子走。是故,應極力避免教育商品化和產業化,大學不是大小企業的人力資源培訓所及賺取外匯收入的機構,而是付出持續的努力,研究香港在全球當中的戰略價值和定位。很明顯,推動高等教育中文化、科研中文化、鼓勵本土研究,是本港大學的重要使命。另外,不論中小大學,學生都有學習和享受優秀藝術文化之權利,教育是要令學子得到更好的人文和藝術教育,有更好的身心發展,要以人為本的。

十) 開放大氣電波,打破意識型態壟斷。我們亦不能忽略傳播媒介對社會的影響力。開放大氣電波有助使更多的人民電台和社區電台成立,打破現時主流媒體的壟斷,使社會有媒體力量挑戰主流意識型態。我們亦建議立法規定商營電視台減少供應鼓勵變相賭博的財經資訊時段,改為播放及增加製作文化藝術節目,使我們不必再受經濟至上的思維轟炸,可以接觸更多的文化資訊,一方面推動香港的文化發展,一方面也能對我們的社會有更多的人文的反思。

今天,我們的一切都要為大商家讓路,我們的生活都給大財閥們的產業所佔據。嗚呼!過往的一套市場放任主義思想,使人人都無力過自己想過自己的生活,只養肥了一班大商家:這把香港弄得多麼的可恥、多麼的可悲!但這一切一切,今天應該有個終結了。

我們的十點要求,只是開始,只是我們的社會的重構、香港的重新定位的第一步。一個美好的未來,斷斷不可能在整個社會只懂、只能追逐金錢的環境下到來。我們應徹底拋棄以金融價值衝量一切的思維,不再讓這套思想主宰我們社會、不再讓這套思想的鼓吹者指點我們的未來。只有如此,在民主來臨的一天,我們的社會才會有堅實的基礎,迎接以人為本的新時代的到來!


(註一)可參考 http://www.consumerpower.org.hk/content/?p=103
(註二)可參考附件:「哲學人民」的《當經濟學碰上哲學》---「哲學人民」乃由一些喜愛哲學的中大持份者所組成,文章亦可見http://philosophicalpeople.blogspot.com/2009/06/blog-post.html
(註三)可參考《什麼人訪問什麼人﹕從聖彼得堡數學談到金融海嘯》,刊於2009年5月24日星期日明報,轉載亦可見http://hkdeclaration.blogspot.com/2009/06/blog-post_22.html
(註四)可參考 《400億工程 料七成「外人賺」》 刊於2009-02-16 明報 ,轉載亦可見http://hkdeclaration.blogspot.com/2009/06/400.html

發起團體: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


聯署:(至6月29日止)
[ 參加聯署,可到: http://hkdeclaration.blogspot.com/2009/06/blog-post_24.html 或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119548736037 ]

丘梓蕙(中大校友)、 歐陽達初(中大校友)、 胡浩堂(中大校友)、
李耀基(中大學生)、 李峻嶸(中大校友)、 徐嘉穎(中大校友)、
李敏剛(中大學生)、 鄧籽彥(中大學生)、 陳昭偉(中大校友)、
馮家明(中大校友)、 陳守時(中大校友)、 蕭德健(中大校友)、
麥志烈(中大校友)、 蔡雪華(中大校友)、 郭健鵬(中大學生)、
謝子英(中大校友)、 李浩德(中大校友)、 趙彥婷(中大學生)、
楊穎仁(中大舊生)、 劉嘉麟(中大舊生)、 施城威(中大舊生)、
江繼祖(中大校友)、 鄺凱茵(中大職員)、 林朝暉(中大學生)、
宋昕穎(中大校友)、 黎恩灝(中大學生)、 周漢杰(中大學生)、
方啟榮(理大學生)、 關淑樺(香港市民)、 范長豐(中大學生)、
歐陽思敬(中大學生)、 李曉燕(香港市民)、 梁健尉(中大學生)、
鄧健平(中大學生)、 馬偉燊(中大學生)、 翟耀宗(香港市民)、
翁文鏗(中大校友)、 Gwendoline Ng(香港市民/自由譯者)、
鄭家榆(中大學生)、 Watson WU(香港市民)、 馮建榮 (中大校友)、
陳日東(香港市民)、 Wang Ki Li (CUHK)、周諾恆 (香港市民)、
chris chui (香港市民)、 許漢榮(中大校友/中學教師)、
tommy ho (香港市民)、 Cheng Sze Ling (中大校友)、
Brian Lam (HKU Alumni)、 劉耀棋 (中大聯合書院學生) 、
陳龍超(中大parttime學生)、周思中(油麻地居民)、
區諾軒(中大學生)、 何耀宗(香港市民)、 黃永志(中大學生)、
黃冠能 (港大學生)、 黃智聰(中大學生)、 丁宏量(中大校友)、
余煒彬(有良知的年青人)、 郭永健 (港大 經濟及金融四年級)、
曾湉(中大校友)、李育誠(香港仔居民)、楊振聲(中大學生)、
Priscilla Leung (CUHK STUDENT)、龍婉雯(中大學生)、
張嘉豪(港大學生)、Kevin Lau (中大學生)、陳樂基 (中大校友)、
Lam Cho Hon (CUHK Alumni)、Quiny Lo(中大學生)、
Joel Ma (香港市民)、劉華(青年)、Yip Chun Yin Karl (PolyU)
Lau Suet Yee Sidney (CUHK Alumni)、周保松(中大校友)、
梁志輝(香港市民)、Cliff (理工大學)、陳可美(香港市民)、
陳美莉(中七學生)、鄧建華(嶺大學生)、蕭世敏(理大學生)、
方灝良(中大學生)、Tony Chan (CUHK alumni)、羅慧茵(中大學生)
葉穎琪(中大學生)、Gloria Tsang (CUHK Alumni)、梁俊彥(香港市民)、
lau ka cheong(香港市民)、林樂軒(港大學生)、朱嘉傑(中大學生)、
law ching ching(香港市民)、龍子維(中大校友)、庾崇賢 (音樂人)、
Parnell Chan (Hong Kong Resident, Graphic Designer)、
Sam Kong (香港市民)、Raymond Lam(Hong Kong Resident, Teacher)、
Lee Chi Lap(浸大學生)、Tsang Tsz Ming (SGN QEH student)、
馮卓賢(科大學生)、伍嘉豪(中學教職員)、高重建(中大校友)、
馮繼遠(中大校友) 、C.T. Yip(香港市民)、Jerry Tai(香港市民)、
邱偉豪(香港市民/教育工作者)、劉幗慧(香港市民 / 補習導師)、
梁彥芝 (中大校友)、Wright Fu(中學生)、Kristy Law (中大校友/社工)、
張善怡 (中大校友)、蔡傳威(中大校友) 、Ng PO Wah(港大校友)、
Sebastian Yim (HKU)、戴梓軒(中五學生)、貝可靖(香港市民)、
小素(雙失青年)、吳凱宇(港大校友)、李智良(作家)、
徐鈴姿(中大學生)、李永成(香港市民)、梁蔚明(中學生)、
黃曉莊(中大校友) 、陳姵璇(中大學生)、高汝軒(港大校友)、
謝家俊(中大校友)、葉韻詩(中大學生)

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

維吾爾族囚犯"沒聽說過基地組織"

BBC中文網
2009年6月16日


幾經外交周折,曾經在古巴關塔那摩美軍基地遭到關押的四名中國維吾爾族囚徒終於在上星期四(6月11日)凌晨抵達百慕大。

這四名獲得了自由和安身之處的維吾爾男子是:阿卜杜拉・阿卜杜卡迪爾、薩拉希丁・阿卜杜拉哈德、阿布裡吉姆・圖拉漢和哈里爾・馬穆特。

這些維吾爾族囚犯前往百慕大的消息曾經引起了一場外交風波,因為百慕大是英國的海外領地,但英國政府事先並沒有從美國和百慕大方面得到有關決定的通報。

在他們抵達的第二天,百慕大報紙《皇家通訊》主編肯特採訪了這四位維吾爾人,並且向BBC英國廣播公司介紹了他們目前的狀況。

被巴基斯坦部落出賣
肯特說,這四個人突然到達百慕大,一度引起了當地許多人的不安,他們以為這些人是恐怖分子,會對當地的安全帶來威脅。但是隨著人們對情況的瞭解,不安的情緒正在減弱。

這些維吾爾人說,他們從來就不是恐怖分子,在進入美國的拘留營之前也從來沒有聽說過"基地組織"。

他們在接受肯特採訪時還說,他們也沒有看過"911"恐怖攻擊的畫面,但是他們反對那次造成數千名美國人死亡的恐怖攻擊。

這幾位維族人說,他們最初越境從新疆進入阿富汗並不是為了去接受基地組織的訓練,而是為了逃避中國當局的迫害。

後來,"911"事件爆發,美國對阿富汗發動了攻擊,他們的居住地點遭到轟炸。他們隨後逃亡巴基斯坦。

他們稱自己後來受到巴基斯坦部落的欺騙,遭到拘押,並且被巴基斯坦部落送交美國人,換了金錢。

受到中國軍人審訊
他們在講述被關押在關塔那摩美軍基地的經歷時說,最壞的經歷是2002年美國允許中國軍方一個小組到關塔那摩審訊他們兩個星期。

這幾名維吾爾人的美國代理律師威利特說,美國人允許中國軍事代表審問這些人可能是為了在入侵伊拉克的問題上獲得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支持。

這些維吾爾人說,中國審訊者對待他們的方式非常惡劣,往往對他們進行長達六個小時的審訊,短暫的停歇之後又是六個小時的審訊。

圖拉漢特別指出,中國官員要給他照相,他不願意,怕牽連家人。這時候一個美國兵抓住他的鬍子,另一個美國兵從背後抓住他的雙手,讓中國官員照相。

這些維吾爾人目前對自己能來到百慕大感到非常高興,也對百慕大政府表示感激。

他們表示,百慕大人民非常友好,他們已經開始努力地工作,希望能在這裡有一個平靜、美好的生活。

中國之路:民族主義還是社會主義?

新年
2009年6月14日

本文是中國學者曠新年2009年6月14日在北京烏有之鄉書社主辦的講座上的發言稿。曠新年,198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199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並獲文學博士學位。1999年9月到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中文系任教,副教授。著有:《1928:革命文學》、《現代文學與現代性》、《沉默的聲音》、《寫在當代文學邊上》等。

該次講座的視頻錄影,登在《搜狐》網站《博客‧視頻》上: http://v.blog.sohu.com/u/vw/2816939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中國之路:民族主義,還是社會主義?」表面上社會主義是到處都還看得見的一塊招牌,但是,對於我們許多人的內心來說,已經是一個很陌生、很遙遠的概念。幾年前,錢理群老師說,「這二十年來我們思想界最重大的一個失誤,就是我們對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潮沒有經過認真的清理和研究」。社會主義有著沉重的歷史負擔和可怕的現實陷阱,尤其是在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來談論「社會主義遺產」,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困境。黃紀蘇說,許多人覺得一絲不掛的資本主義要比三點式的社會主義痛快實在。因此,我其實不怎麼喜歡社會主義這個不怎麼痛快實在的詞。

在梁漱溟晚年口述《這個世界會好嗎》這本書中,我讀到,1980年,梁漱溟很樂觀地認為,在全世界,社會主義會終結資本主義:「我認為很自然地要走入社會主義,資本主義要轉入社會主義。」(第21頁)在他的心中,「改革開放」不是「門戶開放」。他說,「還是為了中國走社會主義這個大道路而要四個現代化,不能離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四個現代化。」(第161頁)梁做這個口述的那一年,我正好進大學讀書,中國的改革開放剛剛開始。那個時候,許多事情都有點 「撥亂反正」的意思,因此,當我今天讀到這本書的時候頗有感觸。

「改革開放」30年,中國經歷了5000年文明史上最劇烈的巨變。中國的社會、政治、經濟結構和文化、道德都急劇地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中國迅速地造成了最嚴重的地區和階級分化。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快速釋放出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但這些財富卻被極少數人攫取。「改革開放」越來越像一場「零和博弈」:在少數人暴富的同時,最廣大的社會群體淪為了「弱勢群體」。用孫立平的說法,今天的中國是一個「斷裂的社會」,一個「裸體為官」、沒有責任的上層和一個被全面剝奪的下層。今天的中國,專制與自由同體,暴富與貧窮共生,樂觀和悲觀攜手,希望與失望並存。我們同時看到國家的崛起和社會的崩潰。現在的中國也許最適合狄更斯在《雙城記》的開頭說的那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中國自上而下的「奉旨改革」,由於缺乏民眾的參與,改革的過程也就是國家認同瓦解和社會分裂的過程。然而,需要明確的是,反思改革決不意味著應該回到文革。並且首先要提問的是,為什麼會發生改革?改革的發生,是因文革失敗了,文革的路走不通了。文革失敗的終點成為了改革發生的起點。就像今天的改革一樣,文革已經走到了它的盡頭,到了天怨人怒的程度。用黃紀蘇的話說,1976年天安門發生的反對「四人幫」的四五運動,就是人民對文革的公投。

2006年,中央電影台推出了被目為「新《河觴》」的電視政論片《大國崛起》,形成了「大國崛起」話語高潮。《河觴》和《大國崛起》是一部意識形態的連續劇。它們的區別,用李零的話說,只是一個是悲情版,一個是豪情版。今天,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也不論是在黑夜,還是在白天,我們都有「同一個夢想 」,這就是「大國夢」。「大國」,翻譯成五四時候的詞語就是,「列強」。「大國崛起」的論述完全省略了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列強崛起和殖民主義之間的歷史聯繫。一夜之間,「資本主義列強」成為了「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代表。「大國崛起」的論述是中國徹底脫離「第三世界」政治的一個明顯標誌。

中國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在未來幾年的時間裡,能夠給中國的發展提供什麼樣的思想和方案將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最近幾年,中國的政治表面上有一種左轉的勢頭,但是,實質上卻在急劇地右傾。同時,左翼思想進一步衰退。我發現一些左翼朋友迅速地轉向民族主義和精英主義。一些人自稱左派卻不假思索地批判「普世價值」,盲目地搭上了民族主義便車。我們知道,只有落後的階級和沒落的文化才反對普遍價值,歷史上任何進步的階級和文化都將自己的價值理想視為普遍價值。《國際歌》所追求、所歌唱的就是普遍價值——「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當今的民族主義轉向並不是個人主觀上的原因,而是因為歷史條件的限制。左翼思想向民族主義退化,是左翼的思想空間塌陷、中國思想萎縮和危機的一個重要症候。

同時,當我們在奢談「大國崛起」的時候,全然忘記了在1991年之前,世界上曾經存在一個可以和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蘇聯。與今天全球最大的買辦國家不同,蘇聯不僅曾經擁有強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而且具有一套相對獨立、完整的思想、文化和價值體系。蘇聯不僅最早爆炸了氫彈,而且率先把人造航空器送入了太空。我的許多左翼朋友說,中國應該造航母,發展軍工。蘇聯的軍事力量已經超過了美國,但是,這個「超級大國」卻在一夜之間就崩潰了。

現在流行「軟實力」的說法。儘管梁漱溟沒有使用「軟實力」這個名詞,但他在1980年就意識到了「軟實力」的存在。他認為,美國的上層建築「很有力量」。他說,「現在上層建築不單是一個掌權的問題,它也是學術文化,學術文化跟有錢、跟有權都連起來了,好像是不容易推翻的。」(第103頁)當時,全世界將蘇聯看作是最強大危險的敵人,蘇聯不僅是和美國並列的超級大國,而且咄咄逼人有駕乎其上的趨勢,美國和中國因此結盟抗蘇。全世界幾乎沒有人預見到蘇聯的崩潰,但是,梁預言了蘇聯的崩潰。他說,蘇聯算不上什麼社會主義,而是一種變態。他認為,蘇聯的這種黨的專制不可能長久維持,會要起變化,這種統治維持不住了,沒有力量維持下去,它要變化。(第102頁)梁談話後十年,1991年,蘇聯就崩潰了。

2007年是南京大屠殺70週年。我們怎樣紀念南京大屠殺呢?我希望既不是簡單的控訴,更不是在「盛世」的白日夢中陶醉和遺忘,而是痛徹的反省和思考:中國現代化到底還有怎樣的選擇和可能性?同時,我們怎樣面對、思考南京大屠殺和中國現代史上的苦難?尤其是,這些綿綿不盡的苦難從來不缺乏堂皇的名義。

似乎是對南京大屠殺70週年的回饋,2007年出產了《色·戒》、《集結號》、《蘋果》和《投名狀》等電影。這些電影受到了主流媒體的高調宣傳和熱烈追捧。它們成為了當年最有票房和影響力的電影。這批大眾文化產品充分流露了這個時代的「集體無意識」。它們共同吹響了新意識形態的集結號,催生了一場具有深刻意義的「文化革命」。這場文化革命在2007年年底結晶成為一個流行的時髦詞——「靠不住」:「看完《色.戒》,發現女人靠不住;看完《蘋果》,發現男人靠不住;看完《投名狀》,發現兄弟靠不住;看完《集結號》,發現組織靠不住。只有靠自己了,我靠。」它體現了今天信任和共同體徹底崩潰瓦解的現實。

《色戒》激起了民族主義的強烈反應,引起了中國思想和知識界的激烈爭論。《色戒》受到主流輿論的歡呼擁戴。我的一些朋友對此很激動、很生氣。黃紀蘇義憤填膺、激昂慷慨:「中國已然站著,李安他們依然跪著」。可是,《色·戒》之所以引起激烈的爭議,黃紀蘇等先生們如此激動,如此敏感,其實就是因為中國還不夠強大,還沒有真正站起來。

2008年,奧運火炬、藏獨和汶川大地震激起了青年學生尤其是海外學子的愛國熱情。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嚇壞了吳稼祥先生,他在《中國青年報·冰點》上發表了《民粹一咳嗽 大眾就發燒》的檄文,恨不能召喜馬拉雅山冰川引太平洋之水來澆滅這群「愛國賊」的體溫。

2009年,《中國不高興》一書使民族主義再次處於媒體聚光燈的照射下。民族主義被自由派打成了「極左派」,真有點匪夷所思,因為在意識形態的光譜上,民族主義應該是位於右邊的。從《色戒》的討論中左派為國民黨和民族主義辯護到自由派將民族主義打成極左派,說明了今天中國思想陣線的混亂。

民族、階級和性別是現代敘述的三個關鍵詞。19世紀以來現代世界地圖主要是由民族主義繪製的。民族國家是理解現代世界結構的關鍵。離開民族,我們就無法理解和把握現代世界。以民族國家為基本單位構築起了現代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自然,當我們談論民族主義的時候,是指政治民族主義。在現代歷史上,中國的失敗實際上是作為一個現代民族國家的失敗。因此,中國現代歷史的根本目的就是建立一個現代民族國家。國民黨為什麼叫做國民黨?顧名思義,國民黨是一個民族主義政黨。它的基本目標是要建立一個國民的國家。但是,國民黨卻沒有完成中國民族主義的目標。在馬克思的時代,歐洲無產階級已經開展了共產主義運動和「階級鬥爭」。但在馬克思看來,被歐洲征服的亞洲和非洲,解放的第一步是首先要爭取成為「民族」。因此,民族主義成為中國現代一個最重要的歷史主題。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同時包括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兩方面的內容,而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實際上又是不可分割的。依照五四的說法是,我們必須「外抗強權,內懲國賊」,用王小東的說法是,「內修人權,外爭國權」。民族主義構成了新時期一個重要的思想脈絡。然而,新時期的一個根本轉折就是,從社會主義轉向民族主義。在目前,民族主義在中國所發揮的似乎是一種進步的作用。20世紀,許多知識分子和學生就是從民族主義的本能出發走向左翼的。但是,歸根到底,民族主義是一種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特別是,今天中國的民族主義很容易被看作是美國霸權主義的簡單盜版。而且,確實,今天「中美國」的說法,煽惑了中國精英們參與瓜分世界的幻想。

馬克思主義認為,現代民族是人們在共同的生產方式、種族、語言和地域的基礎上,通過長期穩定的經濟聯繫而形成的社會共同體。資本主義造成了廣大的市場,現代民族是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崛起而誕生的。然而,資本主義生產的性質,卻又決定了民族不可避免地分裂為相互對立的兩大階級: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儘管無產階級構成民族的形式多數,但卻始終處於被統治的地位。因為從根本上來說,民族國家建築於階級社會之上。因此,羅莎‧盧森堡指出:「在階級社會,民族作為渾然一體的社會-政治現象並不存在。任何一個社會生活領域(堅硬真實的物質基礎也好,細膩複雜的精神生活也好)裡,統治階級和覺悟的無產階級都不可能真正找到共同語言,更談不上(在此前提下)構成一致對外天衣無縫的『完整民族』」。[1]1920年,李大釗在《亞細亞青年的光明運動》中說:「 日本人說,中華的學生運動是排日運動,我們固然不能承認;中華人說,中華的學生運動是愛國運動,我們也不能承認。我們愛日本的勞工階級、平民、青年,和愛自國或他國的勞工階級、平民、青年一樣誠摯,一樣懇切。我們不覺得國家有什麼可愛的道理,我們覺得為愛國去殺人生命,掠人土地,是強盜的行為,是背人道反理性的行為。我們只承認中華的學生運動,是反抗強權的運動。」[2]

在「大國夢」甚囂塵上的時候,我想起1924年孫中山在《三民主義》的演講中的警告:「中國古時常講『濟溺扶傾』。……所以中國如果強盛起來,我們不但是要恢復民族的地位,還要對於世界負一個大責任;如果中國不能夠擔負這個責任,那麼中國強盛了,對於世界便有大害,沒有大利。」針對滔滔「大國夢」,最近,張承志在《三笠公園》中滿懷憂慮地寫道:「已經又是甲午年的天下大勢。海水被艦首劈成兩片白浪,他們隊形嚴整,奏著進行曲駛過來了。而這一邊卻還沒準備好——連民主都沒有準備好。」如果我們沒有自由和民主,我們就不可能真正崛起;如果我們沒有自由和民主,即使我們「崛起」了,也會是一種巨大的災難:「由於失敗的歷史,新潮的大國夢變成了包圍的眾論,在一個世紀後一浪一浪地湧來。它崇洋的媚態,它專制的出身,它隱現的他者歧視,讓我感覺緊張。」 [3]在張承志看來,正確的取道應當是,我們必須側身而立,「一面迎戰著史無前例強大的帝國主義,同時批判著狹隘的民族主義」,「我們唯有在劇痛中,去追求徹底的人道主義。」[4]

在根本上,現代民族國家是階級國家,現代民族國家興起的過程是資產階級作為一個新興階級登上世界歷史舞台的過程。與此同時,現代民族主義動員的過程也是資本主義徹底掃蕩封建主義的過程。作為西方入侵的產物和反抗帝國主義的武器,20世紀,中國的民族主義具有歷史的合理性和進步性。無論國民黨,還是共產黨,其建黨綱領都包含了反對帝國主義的民族主義內容;但是,國共兩黨所尋求的力量卻截然不同,國共兩黨民族建構的路線也絕然異徑:國民黨「五族共和」的中華民族定義,採取的是傳統的「文化中國」的理解,而構成共產黨意識形態的則是「階級國家」。區別於西方資產階級革命,中國共產黨主張在工人和農民聯合的基礎上建立一種新型的現代民族國家——新民主主義國家。黃紀蘇等人的中華主義論述之所以空洞虛幻、蒼白無力,是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現代民族國家的階級性質。如果民族主義是天經地義的話,那麼無法解釋這樣一種悖論和荒謬現象:他們所謂的「漢奸電影」卻受到主流的熱烈追捧,相反,他們批判「漢奸電影」的言論卻沒有發表的空間。

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出發點都是建立一個現代民族國家,其區別是以什麼方式建立一個現代民族國家和建立一個什麼樣的現代民族國家。也就是說,以一種什麼樣的思路、方案來整合中國。這也就是毛澤東思想的內在邏輯。《毛澤東選集》的第一篇文章《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是1925年毛澤東作為國民黨宣傳部長時寫的論文。這篇論文奠定了毛澤東思想的基礎。這篇文章劈頭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句話:「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那麼,毛澤東怎樣界定敵人和朋友呢?毛澤東的分析方法是從各個階級與帝國主義的關係入手:「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於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界,是我們的敵人。工業無產階級是我們革命的領導力量。一切半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是我們最接近的朋友。」在這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毛澤東是依據什麼來劃分敵友和判別各個社會階級的性格的。我們也可以看到,在毛澤東思想中,民族主義的目標怎樣和階級分析的方法結合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毛澤東把民族主義劃為了極右派:「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完全是國際資產階級的附庸,其生存和發展,是附屬於帝國主義的。特別是大地主階級和大買辦階級,他們始終站在帝國主義一邊,是極端的反革命派。其政治代表是國家主義派和國民黨右派。」我們經常說蔣介石背叛革命,他背叛的是國民革命。毛澤東把他所領導的革命稱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屬於資產階級革命的範疇。我們看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當葉利欽說「民族和解」的時候,蘇聯解體,民族分裂。梁漱溟晚年有一個反省。他說,他曾經希望中國合起來,但中國沒有合起來。毛澤東主張階級鬥爭,結果卻使中國合起來了。

今天,我們面臨著想像力的失敗,這種想像力的失敗將最終導致政治活力的消失和國家的崩潰。由於特定的世界格局,今天中國想像的空間極為有限,在所謂 「歷史終結」之後,今天甚至還不如1960年代當時兩個陣營並存所提供的空隙。1990年代以來,我們批判烏托邦和理想主義,「現實」越來越強大,「理想 」和想像失掉了自己的力量和位置。我感覺到,今天不論是所謂左派還是右派都面臨著想像力失敗的問題,都提不出真正有力的遠景和方案,我們今天許多人在被歷史拖著走。

當我們被歷史拖著走的時候,應該回頭看一看,看看過去的歷史是怎麼發生的。1979年「改革開放」,歷史發生了重要的轉折,歷史地這裡拐了一個彎。那麼,「改革開放」的歷史是怎樣發生的呢?

1978年10月,鄧小平訪問新加坡時,答應李光耀提出的「中國必須停止革命輸出」的要求,停止對東南亞的廣播和對東南亞共產黨的援助。

1978年7月,中美兩國代表在北京開始建交談判。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在北京會見了美方談判代表伍德科克,直接與他就建交聯合公報方案交換意見,使中美建交談判在數日內一錘定音。1978年12月16日,中美兩國發表了建交公報,宣佈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認並建立外交關係。

1978年12月中共11屆3中全會召開,標誌著「改革開放」正式開始。

1978年11月西單出現大字報,為了向華國鋒的「兩個凡是」挑戰,1978年11月26日,鄧小平在接見日本社民黨委員長時說:「寫大字報是我國憲法允許的,我們沒有權力否定批判群眾發揚民主,貼大字報,群眾有氣就讓他們出。」第二天,一個加拿大記者在西單民主牆傳達了鄧小平談話的內容。[5]1978年12月,任畹町、xxx在西單貼出自己的政治文稿,要求政治民主化,貼大字報的人越來越多,因而,人們開始將此稱為「西單民主牆。 」1978年12月13日,葉劍英在三中全會上講話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黨內民主的典範,西單民主牆是人民民主的典範」。(李銳:向胡耀邦學習—— 《胡耀邦傳》序) 1979年3月,任畹町等人在西單民主牆貼出《中國人權宣言》。1979年12月6日,北京市規定,今後凡在自己所在單位以外張貼大字報,只准在月壇公園內的大字報張貼處。(《1979年12月6日 西單「民主牆」禁貼大字報》,《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1206/4160.html)「西單民主牆」由此消失。

1979年2月17日,中國與越南爆發邊境戰爭。劉亞洲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的第一步就是從這場戰爭中邁出去的。」他對中越戰爭有過這樣的解釋:中越戰爭是中國為美國人出氣,是打給美國人看的。他說:「小平同志前一天訪問白宮出來,第二天就開打。為什麼要為美國人出氣?美國人剛剛灰頭土臉地從越南走掉了。」「小平同志這個時候發起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就是把自己、把中國從所謂的蘇聯社會主義陣營中劃出來。當時許多東歐國家都不滿意,說社會主義國家打社會主義國家。」 [6]針對中越戰爭的後果,本尼迪克·安德森在《想像的共同體》第二版的序言裡說,社會主義把信錯誤地送到了民族主義的手中。

1979年12月27日,蘇聯入侵阿富汗。隨後,中國和西方聯合抵制了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這是奧運史上第一次將奧運會政治化。

1979年5月3日,瑪格麗特·撒切爾贏得英國大選。她宣佈:「英國公民放棄了社會主義,30年的實驗徹底失敗了——他們準備嘗試別的東西。 」1980年11月4日,羅納德·裡根當選美國總統。撒切爾和裡根強力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他們的政策被稱為裡根-撒切爾主義,導致了全球的政治右轉。

中國的「改革開放」不僅有內部的邏輯,同時,國內的小氣候又是和國際大氣候的變化相聯繫在一起的。

「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30年。今天,中國走到了又一個重要轉折關頭。是走向一個少數寡頭利益集團控制的中國,還是走向一個自由、民主、均富的中國,這是今天中國面臨的抉擇。

在《中國不高興》一書裡,王小東和黃紀蘇講內憂外患,但是,我覺得中國主要的不是外患,而是內憂。中國的問題在內部而不在外部。即使外部的問題,它的根源也在內部。中國今天根本的問題是兩極分化、社會崩潰。美國5%的人口掌握60%的財富,而中國則0.4%的人口控制了70%的財富。民族主義無力解釋中國的現實。杭州飆車案和巴東鄧玉嬌案典型地說明權力和金錢對於人的壓迫和踐踏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程度。有權有錢的人拿錢去打一個女孩子的臉。這個動作富有象徵意義。他們有權有錢,因此認為理所當然應為他們提供「特殊服務」。在鄧玉嬌案中,強姦嫌疑犯一個也沒有抓起來,但是,面對強暴奮起反抗的女孩子卻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並且以「故意殺人」的罪名將她逮捕了。今天,權力的貪婪暴戾到了駭人聽聞、空前絕後的程度。在權錢的眼中,所有中國的男人都是太監,所有中國的婦女都是妓女,所有不屈服於權錢淫威的中國人都是精神病人。中國今天的問題在於,權錢勾結,權力資本化,不受約束的權力的貪婪、暴戾和無恥。因此,中國目前最重要的是,制約權力,縮小貧富差距。正如20世紀,民族主義救不了中國一樣,21世紀,民族主義同樣救不了中國。如果中國簡單地以民族主義作為一種替代的意識形態,那麼就無力化解國內的階級矛盾和國外的民族衝突。我注意到何新最近從國家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向。在我的心中,他是一個有罪的知識分子。他終於反省: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但是,我要強調,只有民主才能救社會主義。事實證明,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中國必須走憲政社會主義道路。在憲政的櫃架下,擴展自由、民主和人權,創造自由、平等和有尊嚴的生活。

***** ***** *****

[1] 羅莎‧盧森堡《民族問題與自治》,《盧森堡文選》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2] 李大釗在《亞細亞青年的光明運動》,《少年中國》第2卷第2期。

[3] 張承志《三笠公園》,見《敬重與惜別》,第21、49頁,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9年。

[4] 張承志《紅葉做紙》,見《敬重與惜別》,第279頁,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9年。

[5] 劉洪彬整理《北島訪談錄》,見《沉淪的聖殿》,新疆少年出版社,1999年。

[6] 見憲之《制裁朝鮮等於制裁自己》,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0906/89273.html。

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中國製造」之神話

羅伯特·庫普曼、王直、魏尚進
《外交政策》 (美國 Foreign Policy)
2009年6月10日

【僑報6月12日報道】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當地時間10日發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首席經濟學家羅伯特·庫普曼(Robert Koopma)、經濟學家王直(Zhi Wang)、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經濟學和國際事務教授魏尚進(Shang-Jin Wei)合著的一篇題為《「中國製造」的神話》的分析文章,摘要如下:


從鞋業、電子產品到廚房電器,到處都會貼著「中國製造」的標籤,它已成為時代的象徵。過去10年間,美國每年從中國的商品進口量由約810億美元增長到去年的3380億美元。給人的感覺,好像所有產品都是來自「中央王國」。

可事實表明,近來有關「中國製造」的說法有些不妥。在過去20年間,產品供應鏈已經分佈全球各地,幾乎沒有某一個商品是在某一個國家製造。

中國通常專於生產的最後環節:在出口給終極用戶前,進行產品組裝。事實上,美國從中國或印度進口的許多產品價值,其中也包括在其他國家製造的零部件或組件,美國就在其中。

根據我們的近期研究,外貿的本國含量(直接拉動國內經濟增長的部分)占中國對美出口產品的45%,占墨西哥對美出口的34%。而其餘部分從國外輸入中國,組裝後另行銷售。如「中國、越南、美國、日本、再到中國製造」這樣的標籤,或許更為妥帖。

而中國與墨西哥出口產業的性質令兩國國內投入相對不足。自1996年以來,兩國50%以上的出口為「加工產品」,其中,中國企業從國外以優惠的關稅待遇進口零部件,組裝後將其出口。製成品銷往美國、歐洲和其他市場,而全部產品價值以官方貿易統計方式算作從中國的進口。

在某些類型的產品中,比如消費電子產品,「加工貿易」占國家出口產品的90%以上。中國和墨西哥在這些產品上的增加值微乎其微,而對於電子裝置、蘋果iPod播放器以及手機等產品,其增加值不到20%。那些出口產品的部件及其附帶價值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地區、甚至是美國和歐盟。

那又如何?
首先,這意味著美國與中國和墨西哥的貿易逆差並不像見到的那樣龐大。還有,美國與日本等生產零部件國家的貿易逆差或許被低估了。

應該承認,過去15年間,美國從整個亞洲的進口量略有下滑,但從中國的進口量卻在迅速攀升。可這並不意味著,世界不再進口日本、韓國和其他國家的產品。中國只是通過從世界各地購入零部件、進行組裝後航運海外,間接出口了這些產品。

其次,理解「中國製造」並不完全意味著,我們對其含義的理解有助揭謎。自經濟危機開始,中國出口大幅下滑,但奇怪的是,出口下滑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影響似乎並未顯現。這是怎麼回事?

鑒於在中國出口產品中,國內的附加值較低,因此中國經濟對出口的真正依賴程度,只是媒體報道中貿易數據的半數而已。其他國家或地區同樣經受了中國般因出口減產所致的痛苦,比如日本、韓國、新加坡和台灣、香港。例如,美國每不進口一部iPod播放器,中國出口會減損150美元,但其國內的附加值部分只有4美元。換言之,每損失一部價值150美元的iPod播放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僅下滑4美元。而對於同一部iPod播放器,在150美元的價值量中,日本的國內部分卻佔到100美元,因此該國 GDP會受到更大打擊。

雖然中國的加工出口模式在危機面前或許會依舊,但需要改變的,是我們看待貿易赤字的方式。

當今世界確實已經形成全球供應鏈,也許是需要採用一種更為妥帖說法——「各國製造」的時候了。

(來源:美國《僑報網》,www.usqiaobao.com,2009年6月12日,董森 編譯)

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中國外貿收益也被「全球化」

唐學鵬
21世紀經濟報道
2008年8月22日

一直以來,中國似乎是全球經濟膨脹或者收縮的最佳替罪羊。幾年前,當世界處於通縮狀態的時候,中國被認為是「通縮的輸出者」,而現在全球處於高通脹時期,中國則又被認為是 「通脹的推動者」(中國人的工資收入增加、中國物價上漲以及對其食品、能源和其它原材料需求猛增)。幾年前,中國被教訓要改變保護主義作風,學會習慣接受自由貿易的衝擊,現在中國被認為是全球貿易的最大受益者和不公平貿易條件的製造者(分流了別國的就業崗位)。這些忽左忽右的難以辨別風向的指責構成了一些國家對待中國一貫的「偏見」。

坦率地說,儘管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獲得一些好處,但也承擔了對應的成本,例如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即「進出口總額占GDP比重)超過60%。這意味著國際市場價格能夠比較快地傳導到國內,「催化」國內的通脹。

實際上,如果仔細辨析中國貿易順差以及對外依存度,我們就會發現更為深層的問題——中國的貿易順差並不是被中國所分享的,不是「獨佔式的遊戲」。實際上,中國對外貿易的利益同樣也是「全球化」的,被其他的經濟體所「分享」了。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首席經濟學家Robert Koopman和中國學者魏尚進等人在最近出版的論文《HOW MUCH OF CHINESE EXPORTS IS REALLY MADE IN CHINA?》裡展現了一個令人百感交集的現象:在占GDP37%以上的中國出口中,外國的附加值比重比十年前還略高(包含進口的原材料、投入品、中間品、技術、以及最終的製成利潤)。這打破了我們對近年來貿易結構的一種樂觀主義,我們以為我們擺脫了「3億襯衫換飛機」的低端窘境,開始出口大量技術密集和資本密集的產品。但是,在這些產品中,屬於中國附加值的部分比過去惡化了。即我們的出口看上去「體面」了,但好處卻不比過去更多。

計算出口產品的國內和國外附加值技術是由Hummels、Ishii以及Yi開創的,也稱之為HIY技術。 Koopman採用此技術分析了中國61類製造行業,發現占中國出口一半以上的13類行業的中國附加值不到50%。比如電腦,中國的附加值為4.6%,再如IPOD,150美元的產品,中國組裝廠獲得4美元。另外,通訊設備、視頻音頻設備以及工業儀器、複印、電視機等等,中國附加值都不到50%。在占中國出口20%的15個行業中,中國附加值大約占50% -65%,主要是鋼鐵、紙張以及化學製品。而另外33個中國附加值很高的行業,占總出口的比重非常低。Koopman認為,如果考慮到中國、越南和墨西哥這樣的國家超級喜歡給外資以各種或明或暗的稅收減免,那麼,外國附加值的部分更高。

與中國近乎50%國外附加值對應的是,世界平均的國外附加值水平是21%。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都在10%以內,法國和德國大約是15%;韓國和台灣地區大約是35%。中國享受世界工廠的美名,但世界工廠的要素價格和利潤分配權卻有一半落入別人的手中。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歐盟等國還大肆攻擊中國的貿易政策,即使他們拿去了一半,還認為中國正在從不公平貿易中得到太多的好處。

故事還沒有中止。中國向世界出口最終的製成品,並拿到貿易順差,但貿易順差依然會按照附加值公式進行分配的(無論是匯走還是留下來再投資)。更要命的是,中國還通過匯率的強勁升值來給予新的獎賞。也就是說,外國人不僅拿走了蛋糕,還獲得了贈票。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中國有龐大出口業務的外國貿易者,他們也熱衷於要求人民幣升值,而渾然不覺得對其有何不妥(因為不影響總的分配程式),更不用說那些希望中國保持「低利率、高匯率」 的外資投行了。

藏區3.14事件社會、經濟成因調查報告

公盟法律研究中心 (北京)
撰稿:方坤 黃莉 李響
調研:方坤 黃莉 李響 王洪喆
2009年5月


【目錄】

前言. 1

一、快速現代化進程中的藏區經濟、社會變遷. 3
1、中央主導的快速現代化進程. 4
2、特定路徑下加速現代化進程所造成的社會性後果. 7

二、70、80年代出生的藏族年輕人的生存困境. 12

1、基礎教育存在嚴重問題. 12
2、職業教育的和社會機會缺乏. 13
3、生活在更開放的現代化進程相對剝奪感的加強催化了民族意識. 14
4、對本民族傳統歷史文化的迷失和遺忘. 15

三、藏區治理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16
1、藏區治理結構的演變. 16
2、藏區區域自治下權力結構存在的問題. 19

四、政府對3.14事件後續處理中的失誤. 21

五、現階段複雜的藏族宗教文化問題. 22

六、結論與建議. 24

附錄:. 26
(一)安多與衛藏地區歷史文化背景回顧. 26
(二)國家對藏區民族政策、法規變遷梳理. 30
(三)調研訪談資料彙編. 30
(四)調研對像聯繫表. 30

前言

2008 年3月至4月間,我國拉薩、甘南以及阿壩地區發生了一系列群體性暴力事件。事件發生地遍及衛藏和安多兩個藏區。上千名當地青年與僧侶參加了對機關、店舖、其它公共設施的打砸損毀,甚至暴力攻擊無辜百姓。是什麼原因讓這些藏區青年,包括僧侶成為了暴力事件的主角?是如宣傳所稱的政治宗教層面的強烈訴求,還是社會生活不滿情緒的集中釋放?對於此次事件,中西方媒體圍繞著「藏獨」、「 人權」、「文化滅絕」等意識形態話語進行了各自的解讀,彼此激烈爭論。

314事件固然有外部成因,比如部分流亡海外的藏人政治、宗教方面的訴求,達賴喇嘛在海外的影響力等等,但是一場巨大的社會矛盾不可能單單依靠外部因素就能形成,必然有其內部成因,而新聞報道卻較少對此次暴力事件爆發的社會土壤進行詳細考察。受民族感情的影響,有些報道甚至引發了更廣泛的民族間的不信任和互相攻訐。對藏族民眾生活狀況實地調研的缺失,既不利於在理論層面理清藏族地區社會矛盾的本質,也不利於在現實層面解決問題。藏區的教育、就業現狀怎樣?普通人的生活、思想狀態如何?嘗試探析這一「突發」事件背後的社會土壤,通過在當地的調研和訪談相對客觀地瞭解變化中的藏區,加深民族理解和包容,推動民族關係的和諧,這是公盟此項調研的強大驅策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的權力、財富分配機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樣一個社會劇烈變遷、對外開放加速的形勢下,我國各民族都面臨著全新的發展需要和路徑選擇,族群關係也呈現新老矛盾交織的複雜局面。我們調研的初衷和核心目標是「理解」,主題是「藏區問題的社會根源與近年來藏區社會生活變遷」。時代在變,每個族群的生活也在變化。選擇「變遷」這一視角,既能涵蓋那些經歷過「農奴——土改——改革開放」的老人,更希望關注那些生於70年代之後,成長在藏區,面對全球化、現代化衝擊的藏族青年。作為藏區的未來,這些青年的生活環境和視野已然遠不同於他們的父輩,有了新的衡量現實的參照系。不再是之前的農奴社會,而是自己身處其中、耳濡目染的現代生活;不再是一個被自然環境保護的自成體系的藏區,而是或主動或被動與整個中國和世界緊密聯繫的地域。在激烈演進的社會改革過程中,藏區社會面臨的各類問題與挑戰,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似乎更加嚴峻和迫切。

本次調研選擇了安多藏區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夏河縣以及衛藏地區拉薩市和乃東縣為調研地。安多藏區甘南自治州是藏族文化藝術的重要源生地。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安多藏區一直處在藏漢民族交流融合的前沿。該地區正是研究藏民族社會變化的經典模型。衛藏地區的拉薩、山南,是藏文化的祖地和古老的政治文化中心。改革開放以來,衛藏和安多都在經歷一個加速現代化的進程。外來的因素不斷在衝擊和改變其面貌。之所以選取這兩個區域,也是因為這兩個區域有著不同的歷史傳統和結構特徵。它們之間的對比和共生,凸顯了藏區問題的複雜性和困難性。在搜集整理文獻的基礎上,小組走訪了以上地區的學者專家、僧侶、農民、牧民、藝術家、商人、移民,希望通過親身接觸當地的聲音更客觀清楚地勾勒出藏區百姓的生存狀況。

鑒於過去的經驗、有限的調研時間,結構式訪談和問卷並不適應當地文化程度偏低、存在語言和文化差異的實際調研情況。無結構式訪談能最大限度地獲得豐富的社會材料,也能靈活地適應被訪者的情況。所以,小組主要採用參與式觀察和無結構式訪問相結合的社會研究方法,將對社會狀況的普遍性考察和個案分析相結合。最終實現方法為深度訪談和小型座談兩種。

我們認為,全球化下的民族問題是民族國家政治生活的頭等大事。本著理解和尊重的原則,各民族間關係的維護和調試應該得到更大的關注。長期以來,「西藏問題」是最熱點、最錯綜複雜的民族問題之一。近年來藏區矛盾衝突的惡化,一方面源於長期以來意識形態考量所造成的理論盲點;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變遷下凸顯出來的新矛盾和新問題關注不夠。

當前狀況下,要從根本上解決藏區等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矛盾和問題,首要要加強對該地區民眾思想、經濟、生活狀況的切實調查。瞭解才是協商、團結、發展的前提。要真正推動藏區的健康發展,當前的民族理論和政策需要轉變思路、調整思想,從一貫關注構建民族國家的宏觀視角轉向關注少數民族地區群眾基本生活、權益保障、公民意識培養和社會長期發展等實際問題。

我們呼籲,更多地站在藏族的立場上,而非漢族和政治意識形態的立場上尋求尊重藏族社會特點和意志的現代化之路,建設有著藏族特色的和諧社會。實際上,面對傳統矛盾和現代化發展的衝擊,漢族和藏族都在面臨相似的問題,更需要惺惺相惜,需要彼此的借鑒和鼓勵。我們希望,透過我們的報告,中央政府以及藏區以外的中國人民能夠加深對藏區社會變遷的理解,希望能夠在互信的基礎上建立真正健康和諧的藏區。

(全文: https://docs.google.com/Doc?id=df4nrxxq_91ctcf6sck)

2009年6月10日 星期三

天安門記憶和現實北京

馬建
2009年6月2日

馬建,中國作家,曾任職中華全國總工會宣傳部,1986年移居香港,曾主辦政治文藝月刊《大趨勢》,參與創辦新世紀出版社和《文藝報》月刊,創作長篇《拉麫者》、《思惑》、《紅塵》及散文與評論。1997年任職德國魯爾大學中文系。1999年移居英國。2008年出版英文長篇小說 《Beijing Coma》 (一度命名《肉之土》),中文版於「六四」二十周年前出版,定名《北京植物人》,是一部講述「六四」事件的小說。


二十年前的天安門事件,是二十世紀最關鍵的一刻,坦克輾平了學生的肉體,但卻震醒了世界,共產主義的謊言從此被揭穿,繼而被唾棄。

但中國共產黨卻眼睜睜地在全世界的注視下溜掉,繼而抓著資本主義的救命稻草東山再起。六四大屠殺之後,共產黨做的最大的事就是把有關六四的證據埋藏,也要把躲在人們頭腦的記憶洗掉,把公民變成植物人。現在年齡大的中國人提到天安門事件便會感到恐懼,如果你和中國青年了解這段歷史,他們首先想到的是你在說謊。直到今天中國人已接受了「鎮壓換來了財富」的說教,政府還是提心吊膽。

揮之不去,那些死不瞑目的無聲記憶

今年二月,我再次來到北京,想走回二十年前那場民主運動的記憶之中。

一場大雪把天安門廣場蓋在一片耀眼的雪域之中,綠樹映著陽光,令人神往。我拿出相機想拍照,出租司機大聲說:「嘿,公司領導傳達了,路經天安門廣場必須把玻璃窗關死,這兒是政治敏感區。」

我就感到了風還在,陽光也在,那些揮手吶喊,那些沒有聲音的神祕語言如白雪的記憶,在復活,它向你述說的比你看見的還要多。因為提心吊膽的中國政府明明知道天安門是死不瞑目的。

長篇小說《北京植物人》我寫了十年,但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寫,而是困繞在一個揮之不去的影像中:一個裸體的男人躺在鐵床上,沒有了時間也沒有死亡,一隻麻雀蹲在他胸前,陽光極端冷漠地照著,僅僅是一點光而己。那十年的寫作就是為了證實這個記憶的能量。當海明威描寫了老人拖著一條巨大的魚刺返回海岸時,那魚骨證實了他是個悲劇英雄。但我的小說主角只能在記憶中搏鬥,如魚刺在肉中鑽扎著,而肉又是他唯一的船……誰又能看得見崇高?

「為什麼有了天堂人們就把它變成地獄。」我自言自語地閉上了漆黑的眼。

司機是住在郊區的農民:「這點雪算什麼,我們那山溝裡……」

「不下車了,調回頭,去草場地。」我說。

繼七九八藝術區成了舉著小旗的遊客吃喝玩樂的北京文化旅遊熱點之後,草場地又成了藝術家們的落腳地。在八九年「中國現代藝術展」上對著自己的裝置作品〈對話〉放了槍的肖魯,剛把她的作品從「回顧中國現代藝術展二十週年」的展廳拉回畫室:是一具黑棺材。當年她那一槍也把自己打昏了。從公安局放出來的她,不久就遠赴澳大利亞,從藝術界消失了。

「我穿著婚紗從棺材裡面復活,然後和自己舉行婚禮。」她穿著中式繡花上衣笑著又說:「我開槍的回顧資料和作品全部被公安員警撤下,錄影資料乾脆員警在放:一有政治敏感鏡頭就快進。因為趙紫陽的女兒要在開幕式講話,公安局就把農展館的主展廳查封了。他們唯一怕的就是槍聲和六四大屠殺。沒想到二十年之後又是查封。」

天安門鎮壓使共產黨也塵封了共產主義的信仰,悄悄走向了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甚至扔掉了馬克思的階級鬥爭,要建立「和諧社會」了。藝術家們也是在充滿了政治矛盾中尋找自己的位置。

畫家陳光〈極端衝動〉網上展覽,發表了大量描寫天安門清場的油畫作品,就代表著藝術家與記憶的真實矛盾。他在考入藝術院校之前,是一名解放軍戰士,參軍不久即隨部隊進入了北京鎮壓學潮。

「二十年過去了,你記憶最深的是什麼?」我問他。

前幾年,畫家舒陽帶我去他畫室,曾記得他的一幅叫〈感情與性〉,一張集體合影照,幾十位裸體女人圍著他,令人感到他的性意識後面的情感壓抑。也是借助「性」對神聖觀念的反叛。開始畫天安門系列時陳光才公開了他那場惡夢般的經歷,也像重播紀錄片般挑開了六四的恐懼記憶……停在廣場中的坦克、打掃廣場的士兵和摔碎的自由女神像……「就是綠色。那幾天除了一次北京市民送的麵包,幾乎沒吃過東西,一塊速食麵三十幾個人分著吃。發槍要鎮壓時,大家都緊張得發抖,不時地聽到有人走火打死打傷了戰友。」

「你畫的這些場面,正是我的小說裡沒有表現的。巧合的是都是用了綠色的感覺。我是想用綠色表現軍人的統一表情。」

「當時大會堂駐滿了軍人,中南海的中央領導也帶著家屬跑了,經常看到留下的貓和狗餓死在家門口。從那天起,我餓了眼前就發綠,緊張和恐懼就來了。」他坐在畫架的前面吸著菸,背後是個姑娘摟著胸下裝著不鏽軀體的陳光本人的油畫。

我想,陳光試圖用性發洩來掩埋記憶,但多年之後,天安門惡夢依然纏在他的肉軀。他的作品能夠使人感到在謊言之下的生活,那種被壓抑的恐懼感。這是一位敢面對「六四」事件來進行創作的畫家,讓我感到有了知音。他的網展在我見他那天被封了,而我的《北京植物人》更不會在北京出現。

政治禁忌甭提,人民只能努力富自己

天安門事件之後,中國人也悟出一條生路:要民主自由,不如過富自己的日子,別再管人權政治了。人們的能量也都投入到了發家致富的競賽之中。發財的欲望戰勝了道德,人們更像過上了一種不准表達悲苦的富有生活。社會上的知識精英也紛紛拋棄理想,多數成為了暴政下的附庸,詩人藝術家也很快適應了市場。八九學潮的學生精英張曉剛成了中國最富的流行畫家,天安門學生聯合會主席孔慶東成了中央電視台名嘴。而拒絕被金錢收買的文學藝術家依然在尋找著地下生存空間,死難者、受害者以及逃亡海外的學生和民主人士,就迅速地被邊緣化了。尋找受難者家屬的天安門母親丁子霖等,天天生活在員警的監控之下。極權專制可以擁有一切物質財富,但在精神領域就完全不自信,懼怕人們在表達思想,所以,思想專制愈走愈極端,可以說只要在網上寫過「天安門事件」的作家或詩人,大都逃不過牢獄之災。

我走進離中南海僅一個街口的西單圖書城,想買一本澤爾巴特的小說《奧斯特裏茨》,他描寫了忘記過去的奧斯特裏茨在尋找自己的過程。我也是一直在被自己需要多少記憶而困繞著,不,是多少紅色記憶。因為寫完《北京植物人》以後,我不但沒有拋掉天安門記憶,反而陷得更深。這座人山人海的五層大樓可能是世界最大的書店了,每天銷售的圖書達十萬本。年輕人在這裡可的買到現代科技和國際政治經濟的書,歐巴瑪微笑的廣告肖像也擠在大門口。人們可以知道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和人物,但在所有的近代文史書籍中,給今天社會帶來巨大變化的天安門事件就都消失了。人們必須習慣沉默或者習慣謊言,而且還會把這種生存方式再傳給孩子們。

我的手機響了,很快電話裡的聲音和玻璃窗外的中年男人對在一起,不會錯的,因為人群中只有他失去一隻胳膊。我向他招了手。

長安街上風很大,積雪被鏟到了冬青樹裡,夕陽正映著古樸的中南海紅牆。我和劉華來到了他被坦克壓掉胳膊的路邊:「就這兒,還是這白鐵柵欄。」他是北京大學教授的兒子,六月四日凌晨陪著兩位女學生走到了離中南海一百多米的路口。前幾年,為了描寫發生在這兒的慘案,除了來拍照,還專門去美國香港等搜尋各種目擊者證詞。慘案過程和現在劉華描述的相同:一輛坦克邊發射催淚彈邊飛快地沿馬路牙子衝進人群,輾死約十三人。

「當時手抓著柵欄,還把毛巾掏出遞給學生……我看她跪了下去,來不及反應就聽著坦克從頭頂轟隆隆地壓下來。」他低下頭,雙眼渾濁地看著那片柏油路又很快地掃了掃不遠處的警車和武警。正是上下班時間,大小車輛和人群都在快速地走過。

「你當時害怕了嗎?」我雙手抓著白柵欄問。

他吸了口菸說:「真正害怕是看了鄧小平時對戒嚴部隊的講話,他說國外說我們開槍了,我們承認,但說我們用坦克壓人,那是對我們極大的污衊。看完後頭皮都炸了。我就是證人,萬一來個殺人滅口……那兩年晚上根本不敢出家門,更不敢去公布這事。員警倒是三天兩頭來查詢,大家都閉嘴不提坦克。六四一週年時,怕我聯繫外國記者,員警乾脆住進家裡了,在我的床下搭個地舖睡了好幾天。」

留好證據,歷史與真相將重新會合

我倆進了一家飯館坐下,窗外的雜訊和寒風一下子就不見了。遠處的中南海紅牆已變暗,裡面的共產黨頭目們也許正在和家人聊天吃飯,逗著貓狗寵物滿地跑。

「我真恨這共產黨,憑什麼壓了我胳膊,殘廢二十年了。我就不信,這輩子等不到平反,咱到法庭上把事說清楚。」

「你把證據、還有當年的病歷都留好,這一天肯定會來的。」我說完就問他要了支菸抽起來,心想:這個國家到底該相信法律還是道德。

如果沒有了證人,時間愈久我們離真實就愈遠了,也愈淡漠,就像所有的歷史。尤其在中國,人們早忘了那些用生命改變歷史的人,甚至連他們的罪名也被銷毀了。天安門一代輝煌了之後為何如此地落敗。共產黨為了把謊言鋪滿如此多管道的資訊時代,每天動用了成千上萬的青年人和老人在各個宣傳部門拚命地工作著,僅僅為了把人的激情弄麻木。參與了那段歷史的人都還在,但多數人的理想已死,還有人來承擔這沉重的歷史嗎?

那麼,寫作不僅是守住記憶,也是在懷念亡者的幽魂了。也只有活人才能讓死人復活,才能傳遞真理,從而啟動人們的良知,活人在想什麼才是重要的。

很多六四的受難者不是無辜地被槍殺了,而是選擇了槍口。我想在子彈射出來的一剎那,他們唯一的信念:這是最黑暗的時刻了,之後光明將來臨。不自由的軀體倒下是為了讓更多人自由地站著,從而把罪惡踩死。犧牲的唯一意義就是令作惡的人背著有罪的包袱。

隨著時間的流逝,中國的城市已建設得煥然一新,步入了「殺貧濟富」的極端權貴主義時代。但十三億人口的中國,低於貧困的人口近一億,不到0.5%的城市富人,卻擁有全國個人財富的60%。高樓大廈和私人驕車載滿了現代人富甲天下的夢想。同時,農村和偏遠地區的工人農民積滿了被壓榨的仇恨。

當年學生們為了反貪污而慘死街頭的歷史已被更腐敗的現實壓得無影無蹤了。但我相信,歷史與真相會重合,中國必須從歷史教訓中找回希望。因為只有記憶才不會使我們被變成植物人,而是一個帶著記憶的活人。

2009年6月5日 星期五

柴玲狀告紀錄片《天安門》製作組 (IV)

按:紀錄片《天安門》的美國長弓紀錄片製作組因為柴玲的控告,他們正遭受可能被耗盡資財而倒閉。以下刊出舊文一篇,供參考。本文引用到的「柴玲那篇著名的談話」,是美國學者金培力在1989年5月28日訪問柴玲的文字記錄。

金培力(Philip Cunningham)1989年時為英國廣播公司BBC在華製片助理和翻譯,目前是日本同志社大學新聞學教授,經常在日本時報及洛杉機時報撰文,他的新作 "Tiananmen Moon : Inside the Chinese Student Uprising of 1989" ,剛在2009年5月出版,詳見有關博客網站:http://minzhuwansui.blogspot.com。

金培力訪問柴玲的中文文字記錄的最準確版本,可参看: http://www.tsquare.tv/chinese/archives/chailin89528.html


鐵證如山
方舟子
1996年6月19日
方舟子,文學和科普作家,《新語絲》月刊和同名網站的創辦人。自1999年以來,他以新語絲網站為基地,通過互聯網揭示科學界和教育界的學術腐敗現象,批 判新聞界的不真實報道,以及批判基督教、法輪功、偽科學、偽環保、中醫等,也在媒體上發表過大量的文章,出版過一些以科普和反學術腐敗為題材的著作,包括 《進化新解說》、《法輪功解剖——一位海外學子的立場》、《叩問生命——基金時代的爭論》、《潰瘍——直面中國學術腐敗》、《基因時代的恐慌與真相》、 《尋找生命的邏輯——生物學觀念的發展》、《批評中醫》和《方舟子帶你走近科學》,等等。

柴玲的崇拜者、辯護者們,其實並未認真學習柴玲語錄。他們所崇拜、所為之辯護的柴玲,不過是他們想像中的英雄,不是我們所評論的這一位活人。柴玲那篇著名的談話,這些崇拜者就沒有或者不敢認真學習,氣勢洶洶地找人要證據,不過證明著自身的無知而已。

比如說吧,柴玲提到的「流血」,固然不等於就是大屠殺,嗑破頭擦破皮也可算是流血吧。可惜,柴玲的所謂「流血」,她自己定義得清清楚楚,是「血洗」,是「廣場血流成河」:

「很悲哀,我沒辦法告訴他們,其實我們期待的就是,就是流血。就是讓政府最後,無賴至極的時候它用屠刀來對著它的,它的公民。我想,也只有廣場血流成河的時候,全中國的人才能真正擦亮眼睛。(哭)他們真正才能團結起來。」

「下一步作為我個人,我願意求生下去。廣場上的同學,我想只能是堅持到底,等待政府狗急跳牆的時候血洗。」

則她所期待的是怎麼樣的一幅情景,是再清楚不過了。事實上後來實際發生的還沒有她所期待的那麼悲慘,廣場上並沒有血流成河。她所宣傳的廣場上死了幾千人,恐怕正是她內心所希望看到的。

作為一個人,柴玲想活下去,無可厚非,我們也不認為她該死。我們所非議的,是她自己想活,卻不會推己及人讓別人也活,希望的是別人去流血犧牲。這也是有她的話為據的:

「下一步作為我個人,我願意求生下去。廣場上的同學,我想只能是堅持到底,等待政府狗急跳牆的時候血洗。」

「問:你自己會繼續在廣場堅持嗎?
  
「我想我不會的。
  
「問:為什麼呢?
  
「因為我跟大家不一樣。我是上了黑名單的人。被這樣的政府殘害,不甘心。我要求生。我就這樣想。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說自私什麼的,但是我覺得,我的這些工作,應該有人來接著幹下去,因為這種民主運動不是一個人能幹成的。這段話先不要披露,好嗎?」

而這也有她的行動為證。五月底領了救命款出逃,對外美其名曰去傳播火種。後來發現沒什麼事才又回到廣場。這一切也都有被人偷錄下來的錄音為證。六四時她在廣場,不過是湊巧。

或曰柴玲沒什麼權力,起不了什麼作用。她那個總指揮有沒有作用,她自己最清楚,否則也不會牢牢抓住不放:

「主張撤,這撤,唯一高興的就是政府。我悲哀的是什麼呢?我是總指揮,我一再要求這個權力,掌握這個權力,就是為了抵制這種妥協,這種投降派。而且作為北京高聯和外高聯,外校的高聯,他們很願意要這種權力。」

鴉說「勝敗兵家未可期,兩軍對壘,勝敗之數鬼的媽才知道。」不然,在許多情況下勝敗是確定無疑的。幾千名手無寸鐵的平民面對幾十萬武裝到牙齒的軍人,勝敗之數不必問鬼的媽,三歲小孩也看得出來,除非是別有用心,想拿幾千人的血當賭注。侵蘇德軍統帥和希特勒的差別,只有在這種抵抗下去必死無疑的情形下才顯得出來。

至於說石達開聰明,那就不是我能理解的了。他要是聰明點,就該下令血戰到底,說不定還能僥倖隻身逃脫,最多是戰死陣亡,再不濟也可以自殺嘛,何必為了換取手下的性命,帶著兒子向敵軍投降,去受那確定無疑的凌遲之苦?

2009年6月4日 星期四

柴玲狀告紀錄片《天安門》製作組 (III)

紀錄片《天安門》的美國長弓紀錄片製作組因為柴玲的控告,他們正遭受可能被耗盡資財而倒閉。以下是此事件三個相關內容:

1、《天安門》製作人的呼籲書和簽名名單
2、王力雄支持《天安門》製作人的感想
3、封從德的信以及柴玲方呼籲簽名的聲明和簽名名單


致《天安門》製片人卡瑪·韓丁和理察德·戈登的的公開信
封從德
2009年5月28日

在八九學運與民運20週年之際,我們,大屠殺的倖存者和這場運動的組織者、參與者、研究者和支持者,再次敦促你們 —— 就像我們在1995年的敦促一樣 —— 糾正你們製作的電影《天安門》中的史實錯誤。

該影片有選擇地引用了一些句語,同時又遺漏了一些重要的史實,創作了一些不真實的歷史記錄,尤其是關係到天安門廣場總指揮柴玲的部分很不真實。若你們認為製作該片並無個人動機以故意詆毀柴玲和學運組織者,我們 ——許多當年就在天安門廣場——敦促你們將本文張貼在你們的網站上,讓公眾可以考慮雙方的觀點,以便作出自己的判斷。

你們在影片中使用選擇性的引述與詮釋及錯誤的翻譯,讓觀眾得出印象,以為柴玲在危險來臨時逃跑了,卻讓其他學生去送死,或以為她和我們所有學運組織者在挑起並期望血腥屠殺。這種印象與當年發生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事實完全不符。

顯然,柴玲的用語「期待流血」被《天安門》製片人卡瑪·韓丁Carma Hinton 錯誤地翻譯並斷章取義。「期待」應譯為「預期或等待」(anticipate or wait),而非影片中所謂的「期望」(hope for)。我們在現場的都知道,柴玲那句話是指我們預期可能會發生鎮壓,並希望一旦發生鎮壓是在公共場所和媒體面前,而不是在陰暗的角落、不會從世人的視野中消失,就像其他1989年之前和之後眾多的民眾運動那樣。而且,重要的是我們預期的是鎮壓,而非大屠殺。另外還應注意,學運組織者已作了最大努力,以確保選擇留在天安門廣場的學生和民眾明白風險並自願留下。

尤為重要的是,柴玲那句「……我要求生」也被斷章取義,從而給出一個虛假的印象,讓人以為她自己逃跑了。而事實上,她和天安門學生和民眾示威者一直留在廣場,直到最後一刻,並在「六四」清晨帶領大家撤離廣場,一道走回校園。正是這樣的不實印象,誤導了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陳一諤,導致他最近作了一個錯誤的公開演講,從而被暸解真相的香港大學的學生們罷免。像陳一諤這樣受誤導的觀眾很多,這從互聯網上因貴片引起的對柴玲的大量惡評就可明顯看出。

上下文有助於理解真相,因此,對於你們,影片製片人,將柴玲在1989年6月8日的錄音講話遺漏掉,我們認為很不合適。在那盤錄音帶中,柴玲詳細敘述了她在屠殺之夜的經歷和見聞,這是製片人很應該留意的地方。然而,柴玲6月8日的錄音講話在貴片中幾乎都沒採用,如果採用了這些錄音講話,貴片中上述的錄像帶的翻譯和剪輯的真實性就會成為問題——而在貴片中,5月28日那盤錄像帶倒是被大量引用,以吸引觀眾的注意。

柴玲5月28日的錄像談話提到求生的願望,這是我們共同的願望。當時的11億中國人無一沒有強烈的求生願望。事實上,面臨屠殺和監禁,我們和廣場上的同伴中的許多人都作出了艱難的抉擇,用犧牲求生的願望來維護我們的責任與尊嚴。實際上,在「六四」屠殺後被迫轉入地下的過程中,在躲藏、囚禁和流亡海外的經歷中,正是這種求生的願望,給我們以勇氣和力量生存下來。正如柴玲在《絕食書》中所說的那樣:「我們以死的氣概,為了生而戰」。

我們追求的是真相,過去是,現在依然是。在一定程度上,柴玲和我們達成了這一目標——這場運動是中國現代史上記錄得最詳盡的一次,留下了大量的照片、報告、書籍和回憶,為歷史作證,為未來存照。這場運動不像以往的民主運動那樣,被中共當局控制的媒體隱蔽在黑暗中不見天日。

很多很多年以前,托克維爾訪問美國,他經過觀察得出結論:「美國因良善而偉大。她的人民很善良……一旦她不再良善,美國也就不再偉大。」我們今天都很幸運,能夠做這樣的辯論,因為美國的國父們經過卓絕奮鬥,留給我們一個開放的系統,鼓勵言論自由與學術自由。就是為了這樣的自由,我們也曾在中國的土地上犧牲奮鬥,至今還未實現這些自由。

你們曾表示過願意「用一種容易獲得的方式,反映1989年事件背後的複雜動機與故事,並為專家和公眾提供不斷發展的研究素材。」我們也一直通過六四檔案網站(64memo.com)向公眾提供歷史檔案資料。因此,保持真實的歷史記錄,應該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六四」20週年即將到來,從最初向你們質疑,到現在已經14個年頭了,卻未見你們對《天安門》影片中的錯誤解讀有何糾正。因此,我們這些曾冒過危險和在流亡的人,再次敦促你們將這份公開信貼到你們的網站上,這封信是我們的簡短回應,以維護我們為推動中國自由民主的努力,也維護那些為了個人尊嚴和中國前途而冒著生命危險吶喊、甚至犧牲性命的人們,使他們的努力不致遭到扭曲或誤解。

專此佈達,並頌文安

簽名人:

方政,北京體育大學,「六四」早晨被坦克碾斷雙腿

張健,北京體育大學,「六四」淩晨在天安門廣場連中三槍

熊焱,北京大學,21通緝學生之一,「六四」在長安街阻攔軍隊

周鋒鎖,清華大學,21通緝學生之一,「六四」最後一批撤離廣場者

封從德,北京大學,21通緝學生之一,「六四」最後一批撤離廣場者

常勁,北京大學,組織過「六四」死亡調查

程真,北京師範大學,「六四」最後一批撤離廣場者

潘強,山東大學,「六四」最後一批撤離廣場者

盛雪,北京「六四」大屠殺的見證者

鄭義,著名作家,北京知識界示威遊行組織者

王容芬,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六四」大屠殺見證者

楊建利,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六三夜間在天安門廣場

楊巍,當時在上海的中國民聯成員,因「六四」被關押一年半

張菁,當時在貴州勞改茶場,因參與八十年代民主運動受迫害

畢潤全,香港社工,全程參加聲援天安門學生

柴玲狀告紀錄片《天安門》製作組 (II)

紀錄片《天安門》的美國長弓紀錄片製作組因為柴玲的控告,他們正遭受可能被耗盡資財而倒閉。以下是此事件三個相關內容:

1、《天安門》製作人的呼籲書和簽名名單
2、王力雄支持《天安門》製作人的感想
3、封從德的信以及柴玲方呼籲簽名的聲明和簽名名單

神化天安門運動是我們的心魔
——我為何在《天安門》製作人的呼籲書上簽名
王力雄
2009年5月29日

最近,拍攝了紀錄片《天安門》的美國長弓紀錄片製作組(下稱「長弓」)發出呼籲(見附件),談及他們正遭受一場可能被耗盡資財而倒閉的訴訟。提起訴訟的是一家有財力的美國公司,公司總裁正是1989年天安門運動的學生領袖柴玲。長弓呼籲書從維護學術自由和言論自由角度,希望得到簽名支持。

我簽了名。

我之所以簽名,不在於我能斷定訴訟的具體是非,我對美國法律不懂,對被立案的商標侵權更是外行。我簽名是出於這樣一種看法——必須允許對天安門運動的反省。

對《天安門》影片如何評價,可以見仁見智。但是需要看到它是在進行反省,而且是迄今對那場運動的主要反省。我們應該支持這種反省,而不是站到反省的對面。這裡所說的「我們」,是指站在天安門運動一方譴責當局鎮壓的所有人,因此這個「我們」應該既包括柴玲,也包括《天安門》的製作人。

我們對天安門運動的態度,長期局限在兩個方面,一是讚美運動,二是譴責當局。讚美和譴責都是應該的,但不能是唯一的,甚至不是最主要的。專制權力不會因為譴責而改變,這我們早已看到。而停留於讚譽,對我們又有多大意義?那種與不容批評聯繫在一起的讚譽,只是另一種「偉光正」,同樣讓人厭惡。對我們而言,更有意義的是對自身的反省,通過反省發現我們的錯誤,思考如何做得更好。這種反省即使不能改變歷史,至少還可能改變未來,而且這可以由我們自己把握。

天安門運動有沒有可以反省之處?從六四後的海外民運可以看得很清楚——當那場運動的各路領袖在自由世界雲集,卻把民主搞得一團糟,把民運從全球矚目的巔峰搞到今日眾人繞行的泥潭。二十年過去,當年用「年輕」為理由所原諒的,並未隨年輕步入中年甚至老年而消失。領袖們如此,怎能讓人相信運動本身無需反省?若是運動當年繼續下去,後來民運發生的種種,可想也會在運動中顯現(其實當時就已存在),並且放大多倍。

不容批評,不自我反省,正是民運的主要特徵。柴玲狀告長弓只是一例。對天安門運動的神化,讓當事人不容他人批評,反過來也讓他人可以抹黑當事人(只要發現其不符合神化)。說《天安門》影片破壞了柴玲形象,其實只是破壞了一個被神化的形象,並未破壞她作為普通人的形象。她在影片中有不少光彩照人的畫面,稱得上「硝煙中的甜美」。雖然她對記者的哭訴有些做作,但是那麼年輕的女孩突然變成全球焦點,不做作才不正常。誰在年輕時會有寵辱不驚的定力?至於她說了不想死,那又算什麼,哪個20多歲的孩子想死?眾多對柴玲的批評,其實也是出自神化角度——她自己不想死,卻「期待的就是流血」,讓「廣場血流成河」 去擦亮中國人眼睛,柴玲的這種說法固然不夠高大全,但是若能深入多數政治人物的內心,他們在同樣時刻很可能也和柴玲想得一樣。只不過那些人老練圓滑,不往外說,而 1989年的柴玲比較樸實,不但說了,還對著攝像機。

但是今日有了錢的柴玲,開始著手打擊破壞了她神化形象的長弓,這才顯示出真正問題。她控告長弓損害名譽未被法院受理,說明損害名譽不成立,只是損害了她想維持的神化——完美、不容置疑、卻不真實。不過僅限如此,也算一種可以理解的個人意願,無可厚非。但是當損害名譽告不成,還要用商標侵權的訴訟耗盡長弓的有限資財使之垮掉,就透露出整人和報復的用意。這不得不讓人懷疑,能用金錢扼殺言論自由的人,一旦掌握了權力,會不會用權力去做同樣的事?

這的確是一個重大的思考,倘若民主運動的代表人物有可能變得和他們反對的共產黨一樣,意味著什麼?這其中暴露的危險,需要我們更深地追究,民主到底是什麼?我們的民主代表者為何會這樣?以民主為旗的天安門運動,自身是否找到了民主?而中國到底應該實現什麼樣的民主,以及怎樣獲得真正的民主保證?這些問題,都不是簡單地用民主兩個字就可以回答的。我們必須正視和發現民主光環背後任何可能的不良,潛在的專制,領袖的不端,以及人性的危險。正因為我們對民主寄予厚望,把自己與後代的未來托付給它,也就應該更加尖銳無情、不留情面地對其審視和追究。

但是我們沒有做,或是做得很少。我們的感情陷得太深,或者我們有太多東方式的糾葛。長弓的外國人做了,雖然做得不一定足夠,也不一定都合適,可以有不同意,卻應該感謝、至少也要尊重他們。他們使我們思考,是在幫助我們。而那些指責影片不該針對柴玲的各種理由,說到底是一種對反省的迴避,因為任何人都可以找到不被針對的理由,而沒有針對的反省又如何進行?儘管柴玲那時年輕,卻是天安門運動的代表形象,被反省涉及乃是其應得其所。享受桂冠的同時也得承受鞭笞,這就是公眾人物的命運。而從另一角度,假若柴玲沒有目前行為,說影片不該針對她倒也可以同情,然而正是她想搞垮長弓的訴訟,反倒顯出了《天安門》以柴玲為剖析對象的預見性和必要性。

把柴玲說成弱者而反對《天安門》的,同時也是不容反省天安門運動的理由。因為天安門運動是弱勢方,是無權者的反抗,是被鎮壓和流血的。但如果我們不是永遠期待失敗,不妨想想相反的可能,即假若有一天能成功呢?那麼當初迴避反省會帶來什麼後果?也許所有缺點在弱者身上都不構成威脅,但是弱者有一天變成了強者,缺點的存在就會立刻成為現實的威脅。在我們以往的歷史中,小人物搖身而成暴君的故事難道還少嗎?

至於具體的反省內容,當然可以討論。譬如我就不覺得領袖品德是主要問題,也不認為可以用非理性來責怪群眾,更不同意所謂民智未開是失敗根源。在我看,真正的根源正是讓領袖品德敗壞、讓群眾趨於極端、讓民智呈現未開一面的民主模式。責任不能歸咎於人民,因為不能要求人民適應民主模式,而只能是民主模式去適應人民。當民主模式不適應人民而失敗時,卻得出必須等待人民適應了模式再行民主的結論,完全是本末倒置。那些停駐於只能啟蒙的感歎,也是這樣一種思路。

我所說的反省天安門運動,不是對人對事的責怪和抱怨,重要的是找到能夠制約領袖行為、提煉群眾理性,又可以讓人民智慧生發而非局限放大的民主模式。民主價值是普世的,民主模式卻不可能普世,因為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歷史與文化,只能用不同模式去適應。若是從這方面反省,主要的責任者便是中國的知識精英。當年那些兩手空空搬弄教條,現在仍未找到自己的精英們,無論是鼓吹實行民主的,還是斷言沒有條件的,二十年來仍在咀嚼他人的冷飯。正是因為沒有對天安門運動深入反省,二十年後的我們仍然在原地打轉。即使今天再出現一次那樣的運動,誰敢保證我們有能力跳出二十年前的覆轍?放眼環顧,當年絕食的孩子們今何在?辦了六四綠卡的十數萬俊傑為誰忙?知識分子蠅營狗苟於精英聯盟分羹,中國向何處去的百年提問卻依然迷茫,而各種危機一天天加深。這令人唏噓的二十年軌跡,那麼多沉淪,那麼多背棄,那麼多迷惘與無奈,而除了讚美與譴責,又能不能讓我們深入自身,面向自己,多一點反省呢?

走出過去,走向未來——我在長弓呼籲書上簽名,也是為了表達這樣一種希望。

柴玲狀告紀錄片《天安門》製作組 (I)

紀錄片《天安門》的美國長弓紀錄片製作組因為柴玲的控告,他們正遭受可能被耗盡資財而倒閉。以下是此事件三個相關內容:

1、《天安門》製作人的呼籲書和簽名名單
2、王力雄支持《天安門》製作人的感想
3、封從德的信以及柴玲方呼籲簽名的聲明和簽名名單


紀念六四 兼論言論自由及其倡導者
長弓紀錄片製作組
2009年4月15日

值此1989天安門抗議運動20週年之際,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紀念這一慘遭殘酷鎮壓的民眾運動。在這場運動中,數以百萬計的中國民眾曾走上街頭,要求新聞與言論自由。

20年前,長弓製作組著手編導紀錄片《天安門》並建立相關的歷史資料網站(www.tsquare.tv),旨在以獨立的視角和深入淺出的方式表現這一歷史事件的複雜動因及過程,並為學者和公眾持續提供有關的研究資料。

1995年10月,《天安門》入選紐約電影節。影片尚未公映,就遭到來自中國政府和某些89學運參與者兩方面的聲討。隨後中國政府要求所有的國際電影節禁演此片,聲稱《天安門》「歌頌暴徒,誤導觀眾,傷害了12億中國人民的感情」。反對此片的學運參與者則一口咬定我們是受中國政府指使,斥我們「是一群蒼蠅,是我們這個時代真正的疾病。」

儘管如此,《天安門》仍在美國和世界各地獲得多項電影與學術大獎。影片至今依然受到媒體、有關研究人員以及教育界人士的關注,與其網站一道,已成為國際上有關中國現代史研究探討的組成部分。我們深信,此類獨立研究與獨立影片的製作只有在學術界同仁、公共基金會及私人捐助的鼎力支持下,在言論自由得到充分保障的情況下才能得以進行。

然而今天,我們作為一個獨立製片和歷史檔案機構的基本生存正在受到嚴重的威脅。令人深感擔憂的是,這種威脅竟來自一個曾在1989年學生運動中聲稱支持言論自由和民主的人士。柴玲,原保衛天安門廣場指揮部總指揮、尖子班(註:美國一商業軟件公司 Jenzabar)現任總裁,與她的丈夫 Robert Maginn(原 Bain Capital的合夥人及director,現任尖子班首席執行官)於2007年在美國麻州波士頓以損害名譽和商標侵權兩項罪名對我們提出了控告。

「損害名譽」的指控基於我們的網站鏈接了美國一些主流媒體發表的文章,其中涉及到有關尖子班、柴玲和Robert Maginn的一些負面消息。關於商標侵權的指控,則僅僅基於我們的網站中引述相關文章時出現了「尖子班」這一名稱。對於「損害名譽」的起訴,法院決定不予受理。對「商標侵權」的指控,法院認為:雖然由於兩家公司業務不同,尖子班勝訴的可能性極小,但仍決定給予尖子班一次為其指控提供證據的機會。

我們的長弓製作組是一個非盈利性的紀錄片製作公司,而尖子班是一家為高等教育機構提供管理系統軟件的商業公司。我們與尖子班的業務毫不相干,亦不存在任何商業上的競爭。尖子班卻指控我們的網站侵犯其商標,誤導其潛在用戶,從而造成其公司的客戶流失。我們並非商業軟件公司,也不銷售尖子班的客戶可能感到興趣的一類軟件,而且事實上也從未有人就尖子班或其軟件與我們進行過聯繫。

近年來,美國的一些主流媒體,如《波士頓環球報》、《福布斯》、及《高等教育學報》,都曾報道過並在網上存檔尖子班及其總裁柴玲的情況。長弓網站僅止於引用了這些報道。據我們所知,首發報道的這些主流媒體並沒有受到尖子班的任何指控。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這次法律訴訟顯然是旨在以要挾為手段,迫使我們從網站上刪除與柴玲和尖子班有關的信息。柴玲的律師就曾明確要求我們從網站上刪除一切有關尖子班的材料。然而我們認為,這些歷史資料不僅有關公眾利益,而且早已通過其它途徑進入公眾視聽領域。為盡早結束這場在我們看來是懲罰性的法律訴訟,我們與對方進行了多次談判並作出某些和解性讓步,然而這場官司目前依然在繼續,已經給我們帶來巨大的財務損耗,以至威脅到我們這個機構的生存。

以下是2007年5月對方提出的控告的摘錄。這些嚴重的指控既是對長弓製作組的威脅,更是對我們一貫所珍視的政治與言論自由等基本原則的威脅:

「出於惡意和對共產黨政府官員的同情,並一心想詆毀中國天安門民主運動的一名學生領袖柴玲,長弓製作組在其網站傳播有關原告的虛假信息,從一些過時的報道中收集誤導性言論,散播半真半假的消息,以期造成對尖子班、柴玲和Maginn的不良印象。為確保這些內容盡可能廣泛地傳播,以造成最大損害,長弓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使用受法律保護的尖子班商標,將讀者引到長弓網站。後果之一是,尖子班的客戶及潛在客戶被誤導到該網站和該網站上的詆毀性內容,由此造成對尖子班名譽的傷害和商業機遇的損失。」

「我們獲知並認為長弓的詆毀性言論出自對柴玲本人的惡意,圖謀損害柴玲的聲譽,以達到他們別有用心的政治目的。」

起訴書同時還要求:

「長弓必須申報由前述非法行為所帶來的所有贏利,並用此非法獲得的贏利對尖子班進行陪償。」

我們認為,尖子班這一指控,旨在傷害我們這個非盈利性的獨立製片和研究團體,這個團體在過去三十年間為世界各地的廣大觀眾與教育界提供了有關中國歷史、人文風貌的各種影片。柴玲和尖子班似乎已下定決心,除非我們順其要求從網站上刪除歷史資料並迴避尖子班的名稱,他們就要通過曠日持久的訴訟過程耗盡我們這個非盈利機構的有限財力。我們認為,他們的目的和手段不僅對我們具有極其嚴重的後果,同時在更大的範圍內,對言論自由與獨立學術探討也具有深遠的負面影響。

我們認為,在紀念六四20週年的同時,有必要反思與重申如下一些原則在我們自己所處的環境中的重要性。這些原則包括:獨立思想、獨立於任何政治與商業利益集團的歷史研究、收集和保護歷史文獻、以及言論自由。

為此,我們向各位專家學者、各媒體及教育界的同仁們、以及關注此案的公眾提出呼籲,請到我們的網站(www.tsquare.tv)閱讀有關這場法律訴訟的詳細資料,以期就言論自由等有關問題作出你們自己的判斷。

此呼籲書絕非針對尖子班、其產品或其所提供的用戶服務。我們無意引起或參與任何抵制尖子班,或有損於尖子班的營業與僱員的任何活動。我們只要求維護我們的權利,捍衛言論自由,保護我們自己和我們所從事的工作不受這一無理指控的傷害。

如果你願意助我們一臂之力,請在這份呼籲書上簽名,以表示對我們立場的支持。你的簽名不具備任何法律義務、責任或承諾,也不表明你一定認同我們在影片或網站上發表的觀點。你的簽名只意味著,當一個商業公司企圖憑借金錢與權勢來壓制爭論、刪除歷史資料時,它的這種行為將在學術界以及公眾中引起關注。

如果你願意簽名支持我們,請發電子郵件至 info@longbow.org 。請標明你的職務和所屬機構。

發起人:

Carma Hinton
Professor of Visual Culture & Chinese Studies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Producer, Director, Long Bow Group

Richard Gordon
Producer, Director, President, Long Bow Group

Geremie R. Barme
Professor of Chinese History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Federation Fellow
Fellow of the Australian Academy of Humanities
Producer, Director, Long Bow Group

Nora Chang, Producer, Director, Long Bow Group

簽名名單:

R. David Arkush
Professor of Chinese History
The University of Iowa, IA, USA

Francoise Aubin
Le Parc de Seronne, Jumelles, France

Pat Aufderheide, Professor and Director
Center for Social Media,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merica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USA

Tizhong Ba
Programmer Analys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 USA

Dr. Limin Bai
Senior Lecturer in Chinese
School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New Zealand

C. D. Alison Bailey
Director, Centre for Chinese Research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Jane Balfour
London, UK

Bao Zhiming 包智明, Ph.D.
Singapore

Suzanne Wilson Barnett
Professor Emerita, History
University of Puget Sound, WA, USA

Dr. Ruth Barraclough, Lecturer in Korean Studies
College of Asia & the Pacific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Jeffrey Berger, Ph.D.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Community College of Philadelphia, PA, USA

Sarah Biddulph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Reader
Law School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Professor Marc Blecher
Department of Politics
Oberlin College, OH, USA

Professor Harald Bockman
Research Centre for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Oslo, Norway

Dorothy V. Borei
Professor of History Emerita
Guilford College, NC, USA

Dr. Sally Borthwick, Sinologist

Yomi Braester, Professor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WA, USA

Dr. Anne-Marie Brady, MRSNZ
Associate Professor in Political Science
School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John Braithwaite
Regulatory Institutions Network
RSPAS, ANU College of Asia and the Pacific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Professor Timothy Brook
Principal, St. John's Colleg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Canada

Patrick Brown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eijing, China

Daniel Bryant, Professor Emeritus
Department of Pacific and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Victoria
Victoria BC, Canada

Peter Butto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New York University, NY, USA

Jean-Pierre Cabestan
Professor and Head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James Cahill, Professor Emeritus
History of Ar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 USA

Daniel Cairns
Graduate Student
University of Chicago, IL, USA

William A. Callahan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Co-Director of the British Inter-university China Centre
Oxford, UK

Dr. Duncan Campbell
Senior Lecturer, China Centre, Faculty of Asian Studies
College of Asia & the Pacific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Thomas R. Carter
Gaithersburg, MD, USA

Dr. Anita Chan
Research Fellow, Contemporary China Centre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and Asian Studies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Roy Chan
Instructor of Chinese Studies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VA, USA
Ph.D. Candidat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 USA

Dr. Red Chan
University of Warwick
Coventry, UK

Briankle G. Chang
Director,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MA, USA

Michael G. Chang,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Art History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SA

張澤培
[加拿大多倫多 愛國僑胞]

Hilary Charlesworth
Professor, RegNet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Chen Eryou
新西蘭華文媒體<新報>負責人
Witness, June 4

Lejen Chen, Organic Farmer
Green Cow Farm
Beijing, China

Dr. Tina Che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Manitoba, Winnipeg, Canada

Vivien Chen
New York City, NY, USA

Professor Pei-kai Cheng
Director, Chinese Civilisation Centr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Xiaoqing Chi, artist
New Hampshire, USA

Stanley Chiu
Chicago, IL, USA

Eva Shan Chou, Associate Professor
English Department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Baruch College, NY, USA

A.E. Clark
Ragged Banner Press

Father Jeremy Clarke S.J.
Visiting Fellow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Lisa Claypool
Assistant Professor of Art History and Humanities
Reed College, OR, USA

Cathryn H. Clayton, Assistant Professor
School of Pacific and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HI, USA

Don J. Cohn
Senior Editor, ArtAsiaPacific
New York, NY, USA

Lois Conner
Photographer
New York, NY, USA

Dr. Susette Cook
Lecturer in China Studies
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Australia

Gene Cooper,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CA, USA

Bryan Corrigan
Teacher, AP Economics
Belmont Public Schools, Belmont, MA, USA

Spencer R. Crew
Clarence J. Robinson Professor of American, African American,
and Public History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SA

Dr. Francesca Dal Lago
Leiden Institute for Area Studies
Leiden University, Leiden, The Netherlands

Dr. Gloria Davies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Convenor of Chinese Studies
Monash University, Australia

Michael E. Davies
Principal, Appletree Hill Solicitors, Australia

Deborah Davis, Professor of Sociology
Yale University, CT, USA

Robert DeCaroli, Associate Professor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SA

Steven DeCaroli, Assistant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Goucher College, MD, USA

Margaret H. Decker
Computer System Specialist
Belmont Public Schools, Belmont, MA, USA

Eric Yanpei Deng, Ph.D.
Scientist and Graduate Student in 1989
California, USA

鄧宇聲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在讀碩士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CA, USA

Dr. Kirk A. Denton
Associate Professor,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OH, USA

Francoise Derre, writer, translator
Paris, France

Joel Devalcourt
University of New Orleans, USA

Neil J. Diamant
Associate Professor of Asian Law and Society
Dickinson College, PA, USA

Chen Di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NY, USA

Zheng Ding, Professor of Physics
Normandale Community College
Bloomington, MN, USA

Professor Stephanie Hemelryk Donald
Professor of Chinese Media Studies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Elvira & Vasco Dones, Producers
Dones Media LLC, Rockville, MD, USA

Hua Dong
Academic Specialist
Coordinator,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MA, USA

Darrell Dorrington
Menzies Library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Adam Driver, Ph.D. Candidate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and Asian Studies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Marie-Pierre Duhamel, film critic and translator
Paris, France

Emily Dunn, Ph.D. Candidate
Asia Institute/History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Professor Michael Dutton
Research Chair, Professor of Political Cultures
Griffith University, Australia

Richard Louis Edmonds
Visiting Professor in Geographic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IL, USA

Professor Mark Elliott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Harvard University, MA, USA

Benjamin A. Elman, Professor of East Asian Studies &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NJ, USA

Sarah S. Elman, Head of Technical Services
C.V. Starr East Asian Library
Columbia University, NY, USA

Bill Engst
Marlboro, NJ, USA

Karen Engst
Pau, France

Nicoals Engst-Matthews, student
Pau, France

Andrew Fair
Law Offices of Andrew L. Fair
New York, NY, USA

Professor Judith Farquhar
Max Palevsky Professor of Anthropology and of Social Sciences
Chicago University, IL, USA

Professor Mary Farquhar
Executive member and former President, Chinese Studie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Siyen Fei,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A, USA

Jesseca Ferguson
Continuing Part Time Faculty
School of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MA, USA

Dr. Susan Fernsebner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Ame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Mary Washington
Fredericksburg, VA, USA

Nick Fraser
Commissioning Editor, BBC

Andy Friend

Ellen V. Fuller
Assistant Professor, East Asian Languages, Literatures and Cultures
Studies in Women and Gender
University of Virginia, VA, USA

Peter L. Galison
Joseph Pellegrino University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hysics
Harvard University, MA, USA

Carrillo Gantner

Ziyin Gantner

Professor Mobo Gao
Chair of Chinese Studies
Director, Confucius Institute
Centre for Asian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Australia

Andrea Geyling
Modern World History Instructor
Milton Academy, MA, USA

Christina Gilmarti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MA, USA
Research Associate of the 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MA, USA

Peter Gilmartin, Program Director
Primary Source, MA, USA

Professor Dr. Sean Golden
Director, Institut d'Estudis Internacionals i Interculturals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 Intercultural Studies)
Universitat Autonoma de Barcelona, Spain

Jeremy Goldkorn, Editor
Danwei.org (www.danwei.org), Beijing, China

Andrea S. Goldm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Qing and Modern China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 USA

Joshua Goldstein
Associate Professor, History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CA, USA

Jack Golson AO, Emeritus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and Asian Studies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Bryna Goodman
Professor of Chinese History
University of Oregon, OR, USA

Professor David S G Goodman
Professor of Chinese Politics and Director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Dr. Christopher Gregg
Term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Art History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SA

Gerald V. Griffith, Producer
Cartesian Coordinates
Fairfax, VA, USA

Misha M. Griffith, Graduate Researcher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SA

Alison Groppe, Ph.D.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hinese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 Literatures
University of Oregon, OR, USA

A. Tom Grunfeld
SUNY Distinguished Teaching Professor
Empire State College/ SUNY, NY, USA

郭慶海
獨立評論人

Kenneth J. Hammond, Professor of History
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 NM, USA

Mette Halskov Hansen, Professor in Chinese Studies
Department of Culture Studies and Oriental Languages
University of Oslo, Norway

Dr. Temtsel Hao, independent journalist
London, UK

Dr. Mark Harrison
Senior Lecturer in Chinese
School of Asian Languages and Studies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David Hawkes, translator and writer
Oxford, England

Nancy Hearst
Fairbank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MA, USA

Professor Gail Hershatte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CA, USA

Christian A. Hess
RCUK Academic Fellow/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Warwick, Coventry, UK

Joan Hinton
Beijing, China

Dahpon David Ho
Assistant Professor in History, America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USA

Isaac Ho, student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CA, USA

Mack P. Holt
Professor of History
Director of Graduate Studies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SA

Brian Holto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 Bilingual Studie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Laura Hostetler
Associate Professor & Director of Graduate Studies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IL, USA

Hu Minghui,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CA, USA

Huang Heqing, freelance writer
Spain

Dr. Nicole Huang
Director,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ese Literature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WI, USA

Vivian Huang
General Manager/Curator
Chinese American Arts Council/Gallery 456, NY, USA
Former Festival Director
Asian Americ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NY, USA

Theodore Huters, Professor of Chines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 USA

Eric Hyer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Asian Studies Coordinator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Provo, UT, USA

John Israel, Professor Emeritus
University of Virginia, VA, USA

Dr. Tamara Jacka
Senior Fellow (Associate Professor)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and Asian Studies
College of Asia and the Pacific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Linda Jaivin, novelist and independent scholar and translator
Sydney, Australia

Dr. Nancy Jervis
Independent Scholar
New York City, NY, USA

Chang Ji, Ph.D.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Texas State University - San Marcos, TX, USA

Nan Jiang, Associate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Maryland, MD, USA

Jim Jin, Senior Lecturer
School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Scotland, UK

John Jirik, Ph.D.
Assistant Professor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Globalization & Social Change
Lehigh University, PA, USA

David Johnson
Professor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 USA

Heidi Johnson
Columbia, SC, USA

Professor Margaret Jolly
Head Gender Relations Centre
College of Asia and the Pacific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Professor William A. Joseph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Wellesley College, MA, USA

Professor Ellen R. Judd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Manitoba, Winnipeg, Canada

Harold L. Kahn, Professor emeritus
Stanford University, CA, USA

Kang Sen
USA

Kang Wenqing
History Department
Cleveland State University, OH, USA

Jian Kao
Engineer of Telcordia Technology
Marlboro, NJ, USA

Yasuhiko Karasawa
Associate Professor (History)
Ritsumeikan University, Kyoto, Japan

Professor Fumitoshi Karima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Tokyo, Japan

Rebecca E. Karl, Associate Professor
East Asian Studies & History Departments
New York University, NY, USA

Nancy D. Kates
Producer-Director
Berkeley, CA, USA

Dr. Michael Keane, Associate Professor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stralia

Dr. David Kelly
China Research Cent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Australia

Mills Kelly
Associate Dean for Enrollment Development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Director, Master of Arts in Global Affairs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SA

William W. Kelly
Sumitomo Professor of Japanese Studies
Yale University, CT, USA

Alec (Do Woo) Kim
Engine Auditor, Airworthiness Compliance
Qantas, Sydney, Australia

Dr. Marjorie King
The American School in Taiwan and Independent Scholar
Taiwan

Neal J. King, Telecommunications Consultant
Munich, Germany

Richard King, Director
Centre for Asia-Pacific Initiatives
University of Victoria
Victoria BC, Canada

Dr. Andrew Kipnis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Victor Koski student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istory Department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SA

Natasha Koval-Paden, pianist
Department of Music
Middlebury College, VT, USA

Professor Richard Kraus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Oregon, OR, USA

Dr. Joachim Kurtz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ese
Dept. of Russian and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Emory University, GA, USA
Research Group Director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Berlin, Germany

Tony Lan
Mediagrif Interactive Technologies
Montreal, Quebec, Canada

Helen Lansdowne
Centre for Asia-Pacific Initiatives
University of Victoria
Victoria, BC, Canada

Fabio Lanza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Arizona, AZ, USA

Kevin Lawrence
Associate Director, Teach China
China Institute, NY, USA

Michael R. Leaman, Publisher
Reaktion Books, London, UK

Eugenia Le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Chinese History
Columbia University, NY, USA

Amy Lee, graduate stud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 USA

Andrew Y. Lee, Ph.D.
University Libraries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SA

Chin-Chuan Lee
Professor Emeritus of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nneapolis, USA

Frank Lee
Lockheed Martin Inc.

Jane C Lee
Hong Kong

Dr. Mabel Lee
Honorary Associate Professor in Chinese Studies
Fellow of the Australian Academy of the Humanities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Andre Levy, professeur emerite a l'universite de Bordeaux
University of Bordeaux, France

Hanjiao Li
Germany

Li Jie, Ph.D. Candidate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and Film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MA, USA

Jin Li, Ed.D.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Brown University, RI, USA

李軍
澳大利亞 (Australia)

Lillian M. Li, Professor of History
Swarthmore College, PA, USA

李南央 (Li Nanyang)
磁鐵工程師
美國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
"六四"後失去工作,經前蘇聯、歐洲,碾轉來美國定居

Xiao Huan Liang, 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Genentech Inc.
San Francisco, CA, USA

Lin Chun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UK

Pearl Lin
Hualian Trave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T, USA

Vivian Lin, Professor of Public Health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La Trobe University, Victoria, Australia

Ling Shen
Software Engineer
Siemens Corporate Research, Inc.

Liu Baisha, Lecturer in Chinese
University of Oslo, Norway

Newton Liu

Liu Xiaodi
Utica, NY, USA

Liu Xiaohong, writer and independent scholar, USA
Ph.D., Johns Hopkin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Xiaoxi Liu, Ph.D
Program Manager, GE

Liu Xiaoyuan, Professor of History
Iowa State University, IA, USA

Peter Lorentze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 USA

Tenzin Losel
Researcher at a Tibet Support Organization
Dharamsala, India

Michael Lou
History Department
Milton Academy, MA, USA

Dr. Lu Hongwei, Associate Professor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Redlands, CA, USA

Alexander Lugg, Ph.D. Candidate
Monash University, Clayton, Victoria, Australia

Baolin Ma
Houston, TX, USA

Jean Ma, Assistant Professor
Art and Art History
Stanford University, CA, USA

Professor Colin Mackerras
Emeritus Professor, AO, Griffith Business School
Griffith University, Queensland, Australia

Rebecca MacKinnon, Assistant Professor
Journalism & Media Studies Centr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Professor John Makeham
College of Asia and the Pacific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Professor Susan Mann
History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CA, USA

Maria Rita Masci, translator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Rome, Italy

Dr. James Matthews, Geologist
Total,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Pau, France

Carol C. Mattusch
Mathy Professor of Art History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SA

Rachel May, editor and translator
Canberra, Australia

Dr. Lewis Mayo
Lecturer in Chinese Studies
Asia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Edward McCord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Director, Taiwa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am
Elliott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USA

Dr. Edward McDonald
School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Auckland, New Zealand

Anne McLaren, Associate Professor
Asia Institute,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Paul Meng, journaliist
Cybermedia Network Inc., Vancouver, Canada

Joseph T. Miller, Ph.D.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Professor John Minford
Head, China Centre, College of Asia & the Pacific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Professor Brian Moloughney
Head of the School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New Zealand

Michelle S. Mood, 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Kenyon College, OH, USA

Professor Andrew Morris
Professor and Department Chair, History Department
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 CA, USA

Dr. Katherine Morton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and Asian Studies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Dr. Russell Leigh Moses
Dean, The Beijing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Beijing, China

Marc L. Moskowitz
Visual Anthropology Review Editor,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Acting Director of Asian Studies,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SC, USA

Robb Moss, Filmmaker
Rudolf Arnheim Lecturer on Filmmaking
Harvard University, MA, USA

Mu Aili, Assistant Professor
Iowa State University, IA, USA

Marco Mueller, Director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Venice, Italy

Alfreda Murck, independent scholar
Beijing, China

Dr. Mary Ann Murphy
Associate Professor, Communication Studies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Community Outreach at
Dyson College and Project Pericles at Pace
Pace University, NY, USA

Julia K. Murray, Professor of Art Histor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WI, USA

Gaby Naher
Chair, Sydney PEN Writers in Prison Committee
Sydney, Australia

Rebecca Nedostup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ese History
Boston College, MA, USA

Jennifer M. Neighbors
Assistant Professor
History Department and Asian Studies Program
University of Puget Sound, WA, USA

Simon T M 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Joe Nieh
Writer, columnist
Hong Kong

Danny Nikolovski
Technical Records
Airworthiness Compliance & Maintenance Contracts
Qantas Engineering Services, Sydney, Australia

Professor Michael Nylan
Chinese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 USA

Tim Oakes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Chair,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Colorado, CO, USA

Judith Pabian
Head, Research Grants Office
College of Asia and the Pacific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Scott Pacey, Ph.D. Candidate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Professor John N. Paden
Clarence J. Robinson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Co-Director, Center for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SA

Professor William Paden
Department of Religion
University of Vermont, VT, USA

Paola Paderni, Press Attache
Italian Embassy, Beijing, China

Shuchong Pa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edicine
Mayo Clinic, USA

Eric Pelzl
Instructor of Mandarin Chinese
Wisconsin Lutheran College, WI, USA

Richard Pena, Program Director
The Film Society of Lincoln Center
New York, NY, USA

Eric Peng, Network Engineer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Arlington, VA, USA

Xiaojia Peng, artist
New Hampshire, USA

Dr. Benjamin Penny
Chair, ANU China Institute, Fellow, History of China
Division of Pacific and Asian History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and Asian Studies,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Stephen Philio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St. Cloud State University, St. Cloud, MN, USA

Andrew Pike
Managing Director
Ronin Films, Australia

Dr. Brian Platt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Chair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Art History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SA

Judy Polumbaum, Professor
School of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Iowa, IA, USA

Professor Kenneth Pomeranz
Chancellor's Professor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CA, USA

Qiao Huizhen
Director (Retired)
Beijing Review, Spanish edition

Bradly W. Reed,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Virginia, VA, USA

B. Ruby Rich
Professor & Chair
Community Studies Department
& Social Documentation Progra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CA, USA

Jeffrey L. Richey, Ph.D.
Director, Asian Studies Program
Berea College, KY, USA

Dr. Richard Rigby
Executive Director
ANU China Institute, Australia

Sidney Rittenberg, Sr
Visiting Professor of China Studies
Pacific Lutheran University, WA, USA

William Riukas
New York, NY, USA

Martin Rivlin
New York, NY, USA

Dr. Claire Roberts
Research Fellow, Division of Pacific and Asian Studies
RSPAS,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Moss Roberts, Professor of Chinese
New York University, NY, USA

Professor Lisa Rofel
Chair,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CA, USA

Carlos Roja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hinese Cultural Studies
Duke University, NC, USA

David Rong, Senior Network Engineer
PLANIT Technology LLC Group

Lester Ross
WilmerHale, Beijing Office
Beijing, China

Madelyn Ross
Director, China Initiatives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SA

Haun Saussy
Bird White Housum Professor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Yale University, CT, USA

Scott Savitt
Research Fellow, Chinese Media Studies Program
Duke University, NC, USA

Sigrid Schmalzer, Assistant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MA, USA

Dr. R. Keith Schoppa
Professor/Doehler Chair in Asian History
Loyola College in Maryland, MD, USA

Susan Schulze, Ph.D.
History and Art History Department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SA

Professor Mary Scott
Humanities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CA, USA

Professor Mark Selden
Cornell University, NY, USA

Hugh Shapiro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ese History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NV, USA

Dajun Shen (Sang Ye)
Research Fellow, College of Asia & the Pacific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Shi Xin, financial professional
Witness, June 4

Shi Zengchao
France

Victor Shih
Assistant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L, USA

Mark Sidel
Professor of Law, Faculty Scholar, and Lauridsen Family Fellow
University of Iowa, IA, USA

Sim Chi Yin
China Correspondent, Beijing Bureau
The Straits Times, Singapore

S.A. Smith
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
Florence, Italy

Matthew H. Sommer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ese History
Stanford University, CA, USA

Song Shaopeng, Associate Professor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Song Yongshen

Howard R. Spendelow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Georgetow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USA
Course Chair for China Advanced Area Studies, 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
George P. Shultz National Foreign Affairs Training Center
Arlington, VA, USA

Naomi Standen
Senior Lecturer in Chinese History
School of Historical Studies
Newcastle University, UK

Anne Marie Stein
Dean of Professional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sachusett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MA, USA

Hans Steinmuller, 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UK

David Stoll
Associate Professor of Anthropology
Middlebury College, VT, USA

Professor David Strand
Charles A. Dana Chair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East Asian Studies
Dickinson College, PA, USA

Andrew Strominger, Professor of Physics
Harvard University, MA, USA

Frances Xiaofeng Sun
Director, MamaBless Ltd, UK

Dr. Warren Sun
Chinese Studies Program
Monash University, Australia

Yan Sun, Professor, Political Science
Graduate Center and Queens Colleg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NY, USA

Dr. Li Tana
Senior Fellow,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and Asian Studies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Ming Tang
General Manager
Sky Parts, Inc., IL, USA

唐小昭
上海,自由職業者

Harold M. Tanner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TX, USA

Dr. Jeremy Taylor
Lecturer, School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England

Professor Frederick Teiwes
Emeritus Professor of Chinese Poli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Dr. Greg M. Thomas, Associate Professor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Saul Thomas, 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IL, USA

Neil Thompson
New York, NY, USA

Ellen Wiley Todd
Associate Professor, Art History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SA

Maureen Todhunter
Griffith University, Australia

Dr. Luigi Tomba, co-editor, The China Journal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Change
College of Asia & the Pacific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Dr. Jasmine To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Translation
Lingnan University, Hong Kong

Nhung Tuyet Tran
Canada Research Chair in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Professor James Trefil
Clarence J. Robinson Professor of Physics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SA

JB Treseler, teacher

Dr. Sue Trevaskes
Research Fellow, Griffith Asia Institute
Griffith University, Australia

Steve Tsang
Fellow and University Reader in Politics
St Antony's College
Oxford University, UK

Professor Jonathan Unger
Contemporary China Centre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and Asian Studies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Dr. Paola Voci
Senior Lecturer, Department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University of Otago, Dunedin, New Zealand

Ezra F. Vogel
Henry Ford II Professor of the Social Sciences, Emeritus
and former director, Fairbank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MA, USA

Joanna Waley-Cohen
Collegiate Professor of Chinese History
Department of History
New York University, NY, USA

Dr. Aihe Wang, Associate Professor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Professor Ban Wang
East Asian Studies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anford University, CA, USA

Hongying Wang
Director, East Asia Program
The Maxwell School of Citizenship and Public Affairs
Syracuse University, NY, USA

Wang Lixiong, writer
Beijing, China

Mei W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Finance and Financial Markets
Swiss Banking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Ruike Wang, student
Ohio Wesleyan University, OH, USA

王希哲
中國自由作家, 居住美國灣區

Wang Zheng,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Women's Studies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I, USA

Ding Xiang Warner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rnell University, NY, USA

Jeffrey N. Wasserstrom, Professor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CA, USA

Wei Wei, writer
Manchester, UK

Sasha Su-Ling Welland, Assistant Professor
Anthropology & Women Studi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WA, USA

Raymond Wiest, Professor Emeritus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Manitoba, Canada

Teresa Wright, Professor and Graduate Coordinator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 CA, USA

Professor Tim Wright
Professor of Chinese Studies
School of East Asian Studies and White Rose East Asia Centre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UK

Dr. Guoguang Wu
Chair in China and Asia-Pacific Relations
Centre for Asia-Pacific Initiatives
University of Victoria
Victoria BC, Canada

Rochelle Wu

Wu Wenjian, artist
Sentenced to prison after June 4
Beijing, China

Wu Yi-L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Chair, International Studies Program
Albion College, MI, USA

吳勇
四川公民 自由職業

伍之
自由藝術家,柏林 (Berlin, Germany)

Xia Yu, student
Universite de la Mediterranee, Marseille, France

Anne Xu, Ph.D.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hinese
Department of Classical and Modern Language
Austin College, TX, USA

Yan Chen

Guobin Yang
Associate Professor
Asian/Middle Eastern Cultures
Barnard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Y, USA

Dr. Lisong Yang
Durham University, UK

Professor Mayfair Yang
Director, Asian Studies Program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Rae Yang, Associate Professor
East Asian Studies Department
Dickinson College, PA, USA

Walt G. Yang, student

Yuhua Yang, Architect
James Cheng Architects Inc.
Vancouver, B.C., Canada

Dr. Mike Yao
Assistant Professor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Weili Ye,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Women's Studie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oston, MA, USA

Catherine Yeh,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odern Languages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Boston University, MA, USA

許毅 Yi Xu, Ph.D.
Reader in Speech Science
Department of Speech, Hearing and Phonetic Sciences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Sam Zhiguang Yin, Ph.D. Candidate
Faculty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President, Cambridge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K

Marilyn Young, Professor of History
New York University, NY, USA

Zang Dongshe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Law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Law, WA, USA

Dr. Peter Zarrow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Taipei, Taiwan

Elya J. Z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in History
Fordham University, NY, USA

Dr. Jing Z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New College of Florida, Sarasota, FL, USA

Karl Zhang,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Chinese Program
Department of Modern and Classical Language
Academic Director, Confucius Institute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SA

Yingyu Zhao
Shangdong University graduate, 1989

鄭新中 (Zheng Xinzhong)
Shanghai, China

Zhong Xueping, Assistant Professor
Tufts University, MA,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