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中國外貿收益也被「全球化」

唐學鵬
21世紀經濟報道
2008年8月22日

一直以來,中國似乎是全球經濟膨脹或者收縮的最佳替罪羊。幾年前,當世界處於通縮狀態的時候,中國被認為是「通縮的輸出者」,而現在全球處於高通脹時期,中國則又被認為是 「通脹的推動者」(中國人的工資收入增加、中國物價上漲以及對其食品、能源和其它原材料需求猛增)。幾年前,中國被教訓要改變保護主義作風,學會習慣接受自由貿易的衝擊,現在中國被認為是全球貿易的最大受益者和不公平貿易條件的製造者(分流了別國的就業崗位)。這些忽左忽右的難以辨別風向的指責構成了一些國家對待中國一貫的「偏見」。

坦率地說,儘管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獲得一些好處,但也承擔了對應的成本,例如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即「進出口總額占GDP比重)超過60%。這意味著國際市場價格能夠比較快地傳導到國內,「催化」國內的通脹。

實際上,如果仔細辨析中國貿易順差以及對外依存度,我們就會發現更為深層的問題——中國的貿易順差並不是被中國所分享的,不是「獨佔式的遊戲」。實際上,中國對外貿易的利益同樣也是「全球化」的,被其他的經濟體所「分享」了。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首席經濟學家Robert Koopman和中國學者魏尚進等人在最近出版的論文《HOW MUCH OF CHINESE EXPORTS IS REALLY MADE IN CHINA?》裡展現了一個令人百感交集的現象:在占GDP37%以上的中國出口中,外國的附加值比重比十年前還略高(包含進口的原材料、投入品、中間品、技術、以及最終的製成利潤)。這打破了我們對近年來貿易結構的一種樂觀主義,我們以為我們擺脫了「3億襯衫換飛機」的低端窘境,開始出口大量技術密集和資本密集的產品。但是,在這些產品中,屬於中國附加值的部分比過去惡化了。即我們的出口看上去「體面」了,但好處卻不比過去更多。

計算出口產品的國內和國外附加值技術是由Hummels、Ishii以及Yi開創的,也稱之為HIY技術。 Koopman採用此技術分析了中國61類製造行業,發現占中國出口一半以上的13類行業的中國附加值不到50%。比如電腦,中國的附加值為4.6%,再如IPOD,150美元的產品,中國組裝廠獲得4美元。另外,通訊設備、視頻音頻設備以及工業儀器、複印、電視機等等,中國附加值都不到50%。在占中國出口20%的15個行業中,中國附加值大約占50% -65%,主要是鋼鐵、紙張以及化學製品。而另外33個中國附加值很高的行業,占總出口的比重非常低。Koopman認為,如果考慮到中國、越南和墨西哥這樣的國家超級喜歡給外資以各種或明或暗的稅收減免,那麼,外國附加值的部分更高。

與中國近乎50%國外附加值對應的是,世界平均的國外附加值水平是21%。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都在10%以內,法國和德國大約是15%;韓國和台灣地區大約是35%。中國享受世界工廠的美名,但世界工廠的要素價格和利潤分配權卻有一半落入別人的手中。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歐盟等國還大肆攻擊中國的貿易政策,即使他們拿去了一半,還認為中國正在從不公平貿易中得到太多的好處。

故事還沒有中止。中國向世界出口最終的製成品,並拿到貿易順差,但貿易順差依然會按照附加值公式進行分配的(無論是匯走還是留下來再投資)。更要命的是,中國還通過匯率的強勁升值來給予新的獎賞。也就是說,外國人不僅拿走了蛋糕,還獲得了贈票。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中國有龐大出口業務的外國貿易者,他們也熱衷於要求人民幣升值,而渾然不覺得對其有何不妥(因為不影響總的分配程式),更不用說那些希望中國保持「低利率、高匯率」 的外資投行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