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 (美國 Foreign Policy)
2009年6月10日
【僑報6月12日報道】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當地時間10日發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首席經濟學家羅伯特·庫普曼(Robert Koopma)、經濟學家王直(Zhi Wang)、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經濟學和國際事務教授魏尚進(Shang-Jin Wei)合著的一篇題為《「中國製造」的神話》的分析文章,摘要如下:
從鞋業、電子產品到廚房電器,到處都會貼著「中國製造」的標籤,它已成為時代的象徵。過去10年間,美國每年從中國的商品進口量由約810億美元增長到去年的3380億美元。給人的感覺,好像所有產品都是來自「中央王國」。
可事實表明,近來有關「中國製造」的說法有些不妥。在過去20年間,產品供應鏈已經分佈全球各地,幾乎沒有某一個商品是在某一個國家製造。
中國通常專於生產的最後環節:在出口給終極用戶前,進行產品組裝。事實上,美國從中國或印度進口的許多產品價值,其中也包括在其他國家製造的零部件或組件,美國就在其中。
根據我們的近期研究,外貿的本國含量(直接拉動國內經濟增長的部分)占中國對美出口產品的45%,占墨西哥對美出口的34%。而其餘部分從國外輸入中國,組裝後另行銷售。如「中國、越南、美國、日本、再到中國製造」這樣的標籤,或許更為妥帖。
而中國與墨西哥出口產業的性質令兩國國內投入相對不足。自1996年以來,兩國50%以上的出口為「加工產品」,其中,中國企業從國外以優惠的關稅待遇進口零部件,組裝後將其出口。製成品銷往美國、歐洲和其他市場,而全部產品價值以官方貿易統計方式算作從中國的進口。
在某些類型的產品中,比如消費電子產品,「加工貿易」占國家出口產品的90%以上。中國和墨西哥在這些產品上的增加值微乎其微,而對於電子裝置、蘋果iPod播放器以及手機等產品,其增加值不到20%。那些出口產品的部件及其附帶價值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地區、甚至是美國和歐盟。
那又如何?
首先,這意味著美國與中國和墨西哥的貿易逆差並不像見到的那樣龐大。還有,美國與日本等生產零部件國家的貿易逆差或許被低估了。
應該承認,過去15年間,美國從整個亞洲的進口量略有下滑,但從中國的進口量卻在迅速攀升。可這並不意味著,世界不再進口日本、韓國和其他國家的產品。中國只是通過從世界各地購入零部件、進行組裝後航運海外,間接出口了這些產品。
其次,理解「中國製造」並不完全意味著,我們對其含義的理解有助揭謎。自經濟危機開始,中國出口大幅下滑,但奇怪的是,出口下滑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影響似乎並未顯現。這是怎麼回事?
鑒於在中國出口產品中,國內的附加值較低,因此中國經濟對出口的真正依賴程度,只是媒體報道中貿易數據的半數而已。其他國家或地區同樣經受了中國般因出口減產所致的痛苦,比如日本、韓國、新加坡和台灣、香港。例如,美國每不進口一部iPod播放器,中國出口會減損150美元,但其國內的附加值部分只有4美元。換言之,每損失一部價值150美元的iPod播放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僅下滑4美元。而對於同一部iPod播放器,在150美元的價值量中,日本的國內部分卻佔到100美元,因此該國 GDP會受到更大打擊。
雖然中國的加工出口模式在危機面前或許會依舊,但需要改變的,是我們看待貿易赤字的方式。
當今世界確實已經形成全球供應鏈,也許是需要採用一種更為妥帖說法——「各國製造」的時候了。
(來源:美國《僑報網》,www.usqiaobao.com,2009年6月12日,董森 編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