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6日 星期五

沃爾瑪中國店全部簽集體合同建工資集體協商制

中新網
2008年9月20日


中華全國總工會十九日在京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在中國的沃爾瑪一百零八家零售企業全部與其工會簽訂集體合同,其中明確規定每年十二月公司與工會協商下一年度的工資增長幅度。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一條規定: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通過平等協商,可以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訂立集體合同。

據全總集體合同部部長張建國介紹,沃爾瑪集體合同規定了二00八年員工工資增長比例,以及在二00八年工資增長的基數上,二00九年繼續保持工資增幅;明確了公司的最低工資標準要高於當地的標準,並且不包括加班工資和夜班工資;規定了工資支付時間和形式等。這表明,沃爾瑪公司建立起員工的工資合理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

據張建國介紹,沃爾瑪各分店簽訂的集體合同涉及到的工資增長幅度並不一樣,有的規定二00八年和二00九年兩年增長幅度是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之間,有的只規定了二00八年的數據,有的規定在二00九年還要進行重新協商調整工資增長的幅度。

張建國說,該集體合同還規定公司建立帶薪休假制度、社會保險制度、加班補償制度、依法保障女職工的特殊權益等條款。

張建國稱,各地工會正抓住沃爾瑪(中國)簽訂集體合同的這個契機,乘勢而上,依法推動世界五百強企業建立集體協商制度。

目前,世界五百強在中國企業的工會組建率還不足百分之五十。

今年三月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提高企業職工工資水平,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保障機制。這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在政府工作報告裡明確提出在企業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

(記者 孫宇挺)

"為人民服務"為何蛻變成"為老闆服務"?

曹林
羊城晚報
2008年09月18日

「政府為企業服務」並不意味著就不為其他公眾服務,也不意味著企業與公眾發生衝突時優先服務企業。「為企業服務」被偷換成了「為老闆服務」,就意味著一種官商間的利益交換遊戲。


孟連事件雖然影響惡劣並暴露出許多問題,但雲南當地政府對該事件的持續、深度、真誠的反思還是讓人略感欣慰。繼處理了一批失職官員後,雲南省數百名官員近來分批入黨校反躬自省,在重溫《蘇共亡黨十年祭》、《甲申三年年祭》等經典作品中吸取孟連教訓。在眾多反思中,對「幹部為老闆服務」問題的反思格外引人注目,雲南省紀委書記李紀恆屢次高調批評:一些幹部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異化成了「為老闆服務」。(917日《中國青年報》)


領導為老闆服務,政府公務員從老闆處領外快,政府與企業打得火熱,有的坐著企業提供的豪華車,有的在企業入股分紅,所以政府在膠農與橡膠企業的糾紛中站到了企業一邊,從而激化了矛盾——當下不少地方干群矛盾激化的癥結源於此,公眾對屁股坐歪的公權力失去信任,很小的火星就可能點燃這種情緒從而引發矛盾激化。


處處寫著「為人民服務」,為什麼現實治理中「領導為老闆服務」會大行其道呢?原因有很多,但一個原因不可忽視,就是「政府為企業服務」這個公共服務理念在改革流變中的異化。由於法制的不完善、權力的失控和公眾監督的缺失,「政府為企業服務」在很多時候被某些官員偷換成了「領導為老闆服務」,一些官員在「為企業服務」這冠冕堂皇的幌子下,大干為老闆擺平一切的勾當,站到了公眾的對立面,使政府變了性質。


當初,政府提出為企業服務的理念,一來是服務政府的理念開始盛行,企業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重心,它的興衰關係到一地的就業、稅收、GDP等;更重要的是,這個理念有著很強的現實針對性,那時許多政府部門不是當企業的服務者,而是管制企業的婆婆:處處立規為企業設置障礙,處處管著企業使其毫無自主權,亂收費、檢查、吃喝折騰得企業無法經營。強調「服務」是為了消除企業對管制的恐懼,為了使政府在資本前更有親和力。


當初「政府為企業服務」的提法並不意味著不為其他公眾服務,也不意味著企業與公眾發生衝突時優先服務企業。政府的權力源於公眾賦予,它應該把服務於公共利益作為首要前提,致力於為每個公眾服務。


然而在很多地方,這個初衷很好、針對性很強的理念完全異化了,當企業與百姓發生衝突時,政府會首先照顧企業的訴求,「為企業服務」被非常狹窄地偷換成了單純地為老闆服務。「為企業服務」原初所包含的限權理念蕩然無存,而完全成為一種官商間的利益交換遊戲,你給錢我服務。


清理「領導為老闆服務」的腐壞現象,要從限制權力著手,要從打破GDP崇拜著手,也要從矯正這種對「為企業服務」的異化著手,在思想上正本清源。

2008年9月24日 星期三

「官員別墅群」有完沒完?

楊耕身(湖南 媒體從業者)

來源:新京報

20080925


紅頂黃牆,白色圍欄,精巧別緻的二層小樓,自成一家的庭院,數十棟風格相同的小別墅錯落有致地沿著路邊排成一排,一時讓人以為走進了哪個度假村。922日,記者來到河南省商城縣西城區,看到了這片傳說中的國家級貧困縣的「豪華別墅群」。據924日《中國青年報》報道,這片別墅的所在地原本是大碑村的土地。一位老農感歎:「原來都是良田啊,都被佔了!」佔有的方式是「不賣也得賣,他們是先禮後兵。」開工典禮當天,有些情緒激動的村民打出了「還我土地,我要吃飯」的標語。「當時把公安都調來了,衝突中有很多百姓受傷。」

9月以來刮起的行政問責風暴,已致使一批官員被免職。這場風暴是否可以順勢刮向這片「豪華別墅群」,刮向那些「與眾不同」的「縣四大班子幹部的宅第」?而除此之外,讓人感慨的,還有那公共空間裡沒完沒了的「官員別墅群」新聞。

就在今年7月,河南信陽曝出「史上最牛的中部地區處級官員別墅群」,未久,同在信陽,又驚曝比「最牛處級官員別墅群」更牛的副廳級官員「別墅群」,筆者曾為此感歎:在官員別墅群一事上,從來「沒有最牛,只有更牛」。而就此之後,又傳出消息:江西省景德鎮市民政局以建某干休所離退休幹部安置房名義,報批並自籌資金建了30套豪華別墅;審計署駐長沙特派員辦事處違規修建百餘套別墅,該宿舍樓成為湖南省政府方圓幾公里內的絕版別墅,一套別墅的價格僅僅是市場價的四分之一。及至商城縣的這片別墅群浮出水面,筆者「驚艷」之餘,惟一想知道的是,還有多少未被曝光的「官員別墅群」,在綿延著我們的憂傷,奢侈著我們的憤慨?

行政問責風暴可以刮掉官帽,但那已然建成的別墅,已經遭到破壞的良田,已然產生裂痕的干群關係、政府公信與法律的嚴肅,所有這一切的損失又該怎樣彌補。恐怕其中核心的問題在於,我們的監督制約機制該如何完善,才可能拒絕下一個「官員別墅群」開工儀式,防止那些不受節制的權力,為更牛更豪華的別墅群規劃美好的藍圖。

屢禁不絕的「官員別墅群」,所對應的是沒有節制、無所不能的權力意志,是受到不法侵害的公民權利。這是「官員別墅群」所呈現的規則失范,同樣也是問責風暴最終需要釐清的權力秩序。我們不能把事故之後的問責作為解決問題的標準,而必須真正使公民權利介入到權力的格局中來,以權利制衡權力。這正是孟德斯鳩在300多年前說過的:「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變的一條經驗……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利制約權力。」這已是常識,但一直以來,還沒有成為法治社會之常態。

2008年9月22日 星期一

一個基層工會如何與沃爾瑪鬥法

沃爾瑪勞資談判異常艱難南昌店工會主席掛冠而去

南方週末

記者韋黎兵發自江西南昌

20080918


200899日,沃爾瑪南昌八一店工會主席高海濤向店方正式提交了報告,要求「解除勞動合同」。

「主席」緣何掛冠而去

沃爾瑪南昌八一店位於江西南昌著名的八一廣場邊上,擁有約500名員工,其中絕大多數是一線店員,他們的收入偏低 (2007年時,很多人的基本工資為 500元,再加上全勤獎200元,扣除各種費用之後,實際拿到的不足600元。其時,當地法定的最低工資是510)。在這樣一家企業,工會的活動空間非常大。

高海濤原本也是這500名店員中的一個。不同的是,他自學了法律,並通過了律師資格考試,對工會法、勞動合同法、《企業工會條例》等相關法律和規定瞭然於胸,知道如何依照法定程序與資方打交道。這讓他在眾多的店員中迅速脫穎而出。二年前,南昌八一店成為第一批成立工會的沃爾瑪店,高海濤則成為其首任工會主席。在今年9月開始的「集體合同談判」中,他代表員工與資方談判,而這個談判非常不順利,這直接導致他憤而掛冠而去。

所謂「集體合同」,是全國總工會自2004年就開始大力推廣的一個工作,初衷是用以扭轉個人與企業簽定合同時,地位不對等,而以集體談判的方式與資方商議一個「集體合同」,可以更好地維護員工的權益,並確保企業不拖欠工資和社保金,促進勞動條件不斷改善。

高海濤年齡不到30歲,他面對的是一個又強大又頑固的談判對象。沃爾瑪從創始之初就排斥工會,認為工會是「一股分裂的力量,會使公司喪失競爭力」。抵制工會成了沃爾瑪的傳統。2006年以來,在全國總工會等方面的努力下,沃爾瑪方面終於同意可以在中國的店內建立工會(依照工會法規定,參加或組織工會是勞動者的權利,任何個人或組織不得剝奪此權利),不過,其後開始的勞資談判,特別是集體合同談判,沃爾瑪又開始了它一貫的強硬。

一方是世界500強的頭牌,擁有強大的各種資源,還有急於招商引資的地方政府的支持;談判的另外一方是一個毛頭小伙子,他代表的店員中的相當一部分收入剛過最低收入線,這樣的談判怎麼進行下去?雙方的「彆扭」出在哪裡95日,在南昌市總工會的協調下,沃爾瑪店方與工會方開始就集體合同問題進行協商。

沃爾瑪方面先是拿出來了一個合同草本,然後高海濤代表員工就這個文本上的一些具體規定提出自己的看法。

比如,沃爾瑪方面提出的合同草本要求,工會同意公司根據自身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確定薪酬體系、薪酬級別、工資等級和工資分配原則和方式。

高海濤要求按照勞動合同法的精神,在此條前增加「在聽取員工意見的基礎上,公司需與工會平等協商制定」的內容。

就合同草案中「工會同意公司安排員工在法定時間內加班」一項,高海濤同樣提出應加入「在保障員工身體健康的條件下」的限定語。

再比如,對雙方一直爭論的職工福利問題,高海濤表示,希望能在集體合同中增加相關條款,對職工福利予以明確規定。

在這個談判進行了一段時間之後,沃爾瑪方面不耐煩地表示,他們拿出來的這個集體合同是沃爾瑪與全總協商過並得到其認可的(記者就此事致電全國總工會,全總的集體合同部張建國部長表示,全總只可能督促沃爾瑪方面抓緊與員工簽定勞動合同,具體的合同內容要企業和員工協商決定,全總不可能代表員工與企業商量合同的內容,當然也就不存在認可某個具體的合同內容一說),沃爾瑪方面還宣稱,全中國的沃爾瑪執行的都是這個集體合同,其他店也都是這樣簽,沒有修改的必要。於是,談判不歡而散。

在高海濤看來,這樣的協商簡直就是「城下之盟」:別人拿了一個文本,沒什麼商量的,工會方能做的事只是簽字。而他寧願不當這個工會主席了,也不會簽這個字。既然高海濤是一塊攔路虎,急於完成簽約工作的店方就決定繞過他:要求全店各部門派出「職工代表」,對集體合同進行表決。

最終,這個合同草案獲得了大部分「職工代表」的贊成票。98日,由南昌另外一家沃爾瑪店的工會主席代替八一店,簽署了沃爾瑪提出未經修正的集體合同。

沃爾瑪店方把此事作為一個重大的工作成績,在當地進行了宣傳。

當南方週末記者對工會與集體合同簽署提出採訪請求後,沃爾瑪南昌八一店人力部與南昌公關部起先不予回應,經過記者多次努力,公關部將問題推回八一店人力部,但是,人力部經理的手機始終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與沃爾瑪南昌方面宣佈集體合同得以簽定的同時,沃爾瑪在瀋陽、深圳、杭州、南京、武漢等地的店相繼簽訂了「集體合同」,均進行了高調宣傳。

身兼沃爾瑪南昌店、沃爾瑪南京店等多家工會顧問的前南京市總工會指導員施志剛向南方週末記者介紹,在南京,沃爾瑪與工會方公開簽署集體合同儀式上,主持人是沃爾瑪行政方的總經理,回答記者提問也是這位總經理,而工會主席怎麼看都像是個陪襯。

與沃爾瑪「鬥法」

其實,對高海濤來說,20089月這次,已經不是南昌八一店的工會與店方第一次交涉。

依照高海濤的介紹,他代表的沃爾瑪南昌八一店工會,其誕生本身就是中國工會與沃爾瑪鬥法的一個結果。

20067月以前,由於沃爾瑪對成立工會持頑固抵制態度,上級工會決定「放手發動群眾」,繞開店方,直接發動店員成立工會。從福建泉州晉江店開始,先後自行組建了6個工會,八一南昌店就是這樣的產物。

沃爾瑪旋即改變策略,當年89日開始,沃爾瑪高調同意在中國建立工會,不過,在具體操作上,卻開始暗地由店方人員在工會中成為主導力量,在各店建立作為公司管理方一部分的工會。

高海濤從一開始就是沃爾瑪工會系統中的一個「異數」。剛當上南昌店的工會主席沒多久,就碰到了一名員工遭到店方解雇的事件:一名店員經促銷員同意,在店內品嚐了可試吃的食品,此事被沃爾瑪管理層發現並宣佈直接解聘該名店員。

高海濤開始就此事同公司人力部交涉:依照中國工會法,解聘員工應通知工會,工會有權調查並提出意見;而公司方面宣佈解聘該名店員,並未向工會告知,程序違法;其次,公司認定店員品嚐促銷員提供的試吃品是「接受商家饋贈」,這個說法不能成立,所以,工會方面要求公司收回解聘決定。否則,工會方面將支持員工申請勞動仲裁,並可能進一步提起訴訟。

後來,公司人力部和法律顧問再三考慮之後,收回瞭解聘決定。這次成功的維權,使得新成立的工會在員工中聲望大漲,員工紛紛要求加入工會,工會會員從成立之初的8人,漸增加到500人左右———是八一店員工的絕大部分。

最初,工會方面跟店方的管理層勢同水火。

去年9月,在慶祝工會成立一週年的會議上,八一店的一位副總經理突然向高海濤發難:你高海濤去北京參加全國總工會的會議,花了工會多少經費,取得工會會員同意了嗎?

半年後,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那名曾向高海濤發難的副總被沃爾瑪方面解聘了。工會中有人幸災樂禍。

高海濤卻開始幫助那位曾經向自己發難的人維護權益,並幫對方起草了勞動仲裁申請書,結果,獲賠近9萬元。

在採訪中,一些店員向記者表達了對沒有了高海濤的工會的擔憂:以後,在我們的利益受到侵害時,工會還會像以前那樣幫助我們維護利益嗎?

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農民工猝死隱匿著怎樣的人生圖景

中國青年報

20080918


914日凌晨3時許,農民工季建修醒了,把白天沒空洗的一大堆髒衣服洗了,就在他晾好衣服回工棚再睡時,一頭栽倒,從此再也沒有醒來。一個36歲的莊稼漢子就這樣撒手人寰,丟下了年邁的老父、患病的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孩子。這一天,恰逢中秋節。

此前一天發生了什麼?913日早上6時,季建修上班,先是拖磚塊

砌牆,一直幹到9時。然後澆混凝土,他負責操作震動泵,夯實剛澆的混凝土,一口氣干到中午12時半,歇工吃午飯。下午2時到6時半,在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他繼續操作震動泵。吃過晚飯後,他又加了兩個小時的班,一直到晚上940分歇工。工友說,「這樣沒日沒夜地幹,鐵打的漢子也吃不消呀。」

我注意到,媒體在報道季建修的傷逝時,使用的稱謂是「民工」,而國家官方說法裡,也叫「農民工」。此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還專門成立了「農民工司」,負責料理與這一群體相關的事宜。太陽底下沒有新鮮的風景,不管叫什麼,他們的命運遭際大體上是接近的,他們始終是難於納入社會真實關注視野的一群。透過瓦工季建修的猝死,我再度悲哀地看到了這一群體慘淡的人生風景。

沒有休息的權利。現行的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加班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這些原則性的條文規定,在剛性的用工單位那裡,不過是擺設。單個的、分散的勞動者,根本沒有任何抗衡的可能。常見的情形就是,對付那些試圖主張個人權利的勞動者,只消包工頭一聲斷喝:不干走人!

沒有談判的權利。我們很少看到農民工能夠與用工單位平等談判的情形,不是他們不願意,而是根本缺乏坐在一起的條件。單個的討價還價,當然不可能;而現行制度框架下,自我組織起來亦屬不可行;現有的工會組織,鑒於其體制內的身份,又很難成為農民工的代言人。

沒有退出的權利。季建修的工友說得好,你不幹有人干。在勞動力供過於求的條件下,農民工其實沒有退出的權利。包工頭隨便一招呼,便有大批壯漢洗腳上岸,夾著鋪蓋卷投身城市的萬丈紅塵。828日,國家農業部部長孫政才宣佈,2007年,我國的農民工人數達到226億。如此龐大的數目固然成為經濟奇跡的支撐者,卻也使得農民工之間的機會爭奪空前慘烈。

不可否認,權利缺失之外,中國農民工這些年來的處境也是在逐步改善的。據農業部調查,2007年中國農村外出就業勞動力月平均工資為1060元,2008年上半年達到1240元。與此同時,國家不斷加大清理欠薪力度,推進農民工參加工傷、基本醫療和基本養老保險,解決農民工子女上學難、勞動條件差等問題……種種跡象表明,情況正在一天天好起來。

只是,很多改善落到具體的農民工頭上,似乎還需要艱難的過渡,季建修就是最好的例證。權利之類的說辭,不過是一首動聽的曲子。加班一小時好歹能多賺9塊錢啊,奉養老母、救治病妻、供養兒女,都寄托在日日時時的9塊錢上了——這大概才是滲入骨髓的無可奈何的悲哀,這種悲哀,其實也正是中國底層人民的真實生活圖景。

從開始湧向城市的上世紀80年代到現在,億萬中國農民工在各種權利缺失的條件下,以其強健的筋骨、忍耐的精神以及改善生活、改變人生的指望和理想,推動著中國城市的崛起,推動著中國製造產業的崛起,也一定程度上參與了中國經濟的騰飛。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在財富、知識的積累上,遠遜於那些精英;在個體尊嚴的捍衛上,很難完全體現一個公民的權利;在可以預期的未來,他們的後代將繼續重複他們的人生。

在承受中,不斷拓展自己的生命韌性,其最後的底牌,不過是以自己的生命發出吶喊:救救農民工。難道,這就是當代中國產業工人的現狀?(胡印斌)

上海沃爾瑪首簽集體合同:明確工資年漲8%

新華網

20080916


上海9月16日電(記者高路)上海市總工會16日宣佈,沃爾瑪設在上海的公司及所屬商場正式建立勞資雙方集體協商機制,並首次簽訂集體合同,就員工核心利益問題進行實質性約定,其中明確2008、2009兩年工資平均增幅為每年8%。

作為全球500強企業之一的零售巨頭沃爾瑪,在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後,其組建工會、職工維權的情況一直備受各界關注。2006年,註冊在上海的沃爾瑪華東百貨有限公司及其南浦大橋店、五角場店、江橋店成立了工會。此次勞資雙方集體合同的簽訂,在中國內地各地的沃爾瑪分公司中尚屬首次。

此次簽訂集體合同涉及近千名員工。集體合同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保險福利等涉及員工核心利益的問題作出了實質性約定,其中包括:建立工資協商機制,工會方和公司方在每年12月就下一年度工資整體增長幅度進行協商;2008年、2009年工資年均增長幅度為「8+1」,即工資平均增長8%,同時提供1%用於升職和特別調薪;最低工資明顯高於上海最低工資標準;在沃爾瑪工作滿3年的員工可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在簽訂集體合同的同時,勞資雙方還訂立了《集體協商規則》,明確「公司一方和員工一方應當依據已簽訂的工資集體協議就員工年度工資水平、年度工資調整辦法等事項進行平等協商,公司視效益狀況理順工資狀況,不斷提高員工工資收入、福利待遇」,以保障工資增長的長效性。

就此次集體合同簽訂,上海市總工會表示,近年來,上海部分企業由於沒有建立集體協商制度,造成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威脅和侵害,90%以上勞動爭議案都是勞動者出於無奈而選擇「先走人再算賬」,這反映出勞動雙方自主協商交涉機制的缺失。

上海市總工會副主席茆榮華表示,上海將有步驟地推動更多世界500強在滬外商投資企業建立勞動關係協調機制。

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中國是怎麼樣的《世界工廠》?

-- 郎咸平訪談


鳳凰衛視96日《經濟制高點》播出節目「中國製造業遭遇四面楚歌郎咸平獨家解讀背後玄機」,以下為文字實錄:


解說:2008年,中國製造業遭遇四面楚歌,>中國製造>究竟身處何境?


郎咸平:我們創造出1美元的產值,那麼我們就同時替美國創造出9美元的產值,我們越製造,美國越富裕。


解說:中國製造業如何突出重圍,在陣痛中化解危機?


郎咸平:到了2008年,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產業鏈的戰爭時代,而不是在勞動成本上面下工夫。


解說:2008811日,英國《金融時報》登出了一則預測:由於美國經濟快速走弱,中國將於明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國。這個預測由美國經濟咨詢公司環球透視(GlobalInsight)所提供。2007年,隨著製造業的GDP增加值達到13000億美元。中國已然承擔起了>世界工廠>的角色,然而經濟學家郎咸平不久前在其博客中發表文章,認為中國根本不是製造業大國,對此,記者採訪了有>郎旋風>之稱的郎咸平。


曾子墨:您最近發表了一個觀點,說中國並不是製造業大國,但是在我們的傳統印象當中,中國就是世界工廠,那麼您發表這個觀點,依據是什麼?


郎咸平:製造業它不是一個點,而一條鏈,比如說我就以東莞和溫州所生產的芭比娃娃為例。芭比娃娃,我們這邊製造業的出廠價格是1美元,那在美國,美國的零售價是9.99美元,10美元吧,那麼10美元減掉1美元,9美元差價怎麼創造出來了,那就很有意思了,是透過產品設計,原料採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以及終端零售,6大環節創造出來的。那麼這就是一個叫61的產業鏈,美國掌控6,中國掌控1,這就是國際分工,我們創造出1美元的產值,那麼我們就同時替美國創造出9美元的產值,因此我們越製造,美國越富裕,這就是產業鏈的分工,因此以產業鏈的價值而言的話,真正拿到大頭的是美國,而我們只是九分之一,而且我們還負擔了沉重的代價,我剛剛講的,比如環境,資源,勞動的問題,這就是目前的現狀。


曾子墨:處於產業鏈的最低端,這樣的製造業會給資源破壞,環境帶來哪些影響?


郎咸平:我舉個例子,我們資源這麼貧窮的國家,竟然還敢砍我們的樹,做成毫無附加價值的筷子賣給日本人。這種毫無附加價值的筷子,砍了20%中國的森林,這就是我們中國的製造業的本質,破壞環境,浪費資源,剝削勞工。那麼破壞環境都不用說了,大家都很清楚的,太湖事件,松花江都污染,我們留什麼樣的一個環境給我們的子孫呢?


解說:中國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曾經說,以前我曾自豪地宣稱中國是>世界工廠>,但現實是,如果沒有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和制度,產品出廠後,剩下的很可能是一個滿地狼藉的垃圾場。有專家表示,中國製造業經歷了50多年的發展,依然沒有擺脫高消耗,低效率的發展方式,那些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和零部件,例如數碼相機、高精度機床等,大多被外資控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的報告調查顯示,目前93%的中國企業不搞自主創新,對國外技術的依存度非常高。


曾子墨: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的製造業處於整個產業鏈附加值最低端的這一端呢?

郎咸平:我一直在想,這是不是一個所謂的產業鏈的陰謀呢,因此在剛開始的時候,有沒有可能就是把這個部分放在一個新興國家,叫中國,然後6那部分,它是絕對不會放的。

曾子墨:如果說這是一個陰謀論,那麼是不是應該說這個陰謀論,不僅僅是針對現在的中國,在歷史上它也曾經針對過日本或者韓國,因為我們看到其他的一些亞洲國家,在工業化的過程當中,經濟起飛的過程當中,同樣也經歷過這樣一個,依靠低成本低勞動力的製造業而起家的過程?


郎咸平:對,問得太好了,可是大家要知道,日本跟韓國目前和中國是完全不一樣的,它們已經真正做到產業升級,那麼它們科技含量是完全不一樣的。舉一個例子來講產品設計,我們中國大部分百分之八九十的製造業是做不了設計的,但是日本跟韓國的企業已經進入到616,它們做產品設計,甚至還有非常高端的訂單處理,或者是倉儲運輸的能力,而我們目前都沒有,我們別的都不談,就以產品設計而言呢,我們中國幾乎做不到,不敢講沒有,幾乎做不到,但是日本韓國都做得到。它們在升級,我們一直沒有升級,這是最大的問題。


曾子墨:除了您所談到的陰謀論,還有沒有一些其他的,比如說中國資源的因素,勞動力的因素,其他的一些因素導致中國出現目前這種製造業?


郎咸平:也不是,你看看,你說日本有資源嗎,韓國呢,都是屬於沒有資源的國家,它們比我們這邊還要差勁,我們以台灣為例的吧,剛開始的時候也是以這種低層次的勞力密集業的產業為主,但是到了一定的階段之後,引入了新竹高科學園區的概念,所以提升了整個台灣地區的產業的競爭力,也進入了IT行業。以通過勞力密集產業,積累大量資金之後,透過人才的培養,資金的積累,你就具備了產業升級的條件,但是我們似乎在,我們在大陸沒有看到這種現象,我們看到資金的積累,但是這個資金的積累,更多的不是用在升級,而是用在炒樓,炒股。


曾子墨:那處於產業鏈的最低端,這是不是一些發展中國家在經濟騰飛過程當中必不可少,一定要經歷的過程?


郎咸平:對,你剛開始要這麼走,但是我們是走不出去。我們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粗放型的,就是簡單的原料加工,製造,賣出去,大部分都是這樣子的。像這種企業轉型幾乎不可能。


曾子墨:也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有13億的人口,如果要解決這麼多人口的就業問題,就必須要把製造業留在中國?


郎咸平:我理解,我也同情這個說法,可是換一個思維,如果製造業,像這種速度倒閉的話,我們曉不曉得要釋放出多少失業人口?


解說: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2008年上半年6.7萬家規模以上的中小企業虧損,部分企業倒閉。今年以來,緊縮性貨幣政策所帶來的效應凸顯,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原材料上漲,國際油價高企,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中小企業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曾子墨:製造業的中國企業現在面臨的危機有多嚴重,您所瞭解的情況是什麼樣的?


郎咸平:從今年3月份開始到6月份,這短短幾個月時間,整個廣東吧,江浙吧,企業迅速倒閉,而且是加速度地倒閉,到現在差不多百分之二三十,那麼如果不遏止這種情況的話,我很擔心,到年底這種加速度倒閉有可能到達40%到50%,那就很擔憂了,來得太快,太急。


曾子墨:真的有可能到40%到50%嗎,到,因為根據我們瞭解的情況,溫州大概是20%的企業處於停工或者半停工,對,真正倒閉的企業可能為數並不是很多。


郎咸平:這是官方的數據,問題是我們今天製造業所面臨的困境是全面的,而不是少數幾家,也不是少數幾個行業,是全面的,整個中國的投資營商環境急速惡化。


曾子墨:低端的製造業企業,您說面臨的是內外交加的困境。


郎咸平:對。


曾子墨:那麼具體來說有哪些因素呢?


郎咸平:比如說我剛剛講的,產業鏈的問題,你是最低端是吧,因此你價值最低,利潤最低,因此你最扛不住風險,很不幸,又在這個時刻來了宏調,宏觀調控,提高利率,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又從這些企業中又收回大量的資金,又碰到這個時候推出勞動合同法,增加它的成本,那麼再加上匯率的不斷升值,這些外在因素,配合上我講的產業鏈的低端價值的問題,一發不可收拾,而且是同時發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企業倒閉得這麼急、這麼快。


解說:作為中國出口大戶紡織服裝業,今年的成本增加了30%以上,十幾年前,亞洲最大的紡織品市場,南通家紡城,第一代創業者享受著70%80%的豐厚利潤。如今,市場已極為擁擠,企業之間互相壓價,毛利率只剩大約3%左右。因為人民幣的升值,發向美國的貨利潤更是逼近零點。部分不堪重負的中小企業嘗試提價,其結果卻導致外商大規模轉向成本更低的印尼、巴基斯坦、越南等地。


曾子墨:這些中小型的製造業企業,它們的利潤率在過去處於什麼水平,進入了今年有什麼變化?


郎咸平:05年,05年是10%左右,平均,06年是5%,07年是2%左右,到了今年基本是負的。


曾子墨:一些廣東地區的企業也曾經向我們講述過這樣的情況,說外商可能原來從他們這購買產品,但是現在轉向了東南亞一些其他成本更低的一些國家,那麼有人就會問說,這些廣東企業,你們為什麼不提高自己產品的價格,那中國的企業為什麼就沒有這樣的定價權?


郎咸平:我舉個例子,三家企業,ABC,好,今年A100台,B100台,C200台。到第二年,A變成加一倍,B也加一倍,C呢說我不給你那麼多訂單了,給你100了,給你降回來了,可是它這個C的產能是不能降低的,它就是200台的產能,那麼AB一激動起來,把產能從100提高到200,所以加起變成多少,200200200,變成600台的產能,那美國人又回來了,說我現在只需要300,你們怎麼辦呢?只有相互砍價了,在這種情況下,你能夠不死,能夠維持成本,就已經謝天謝地,還抬價,根本都不可能,到最後ABC三家都必須得降價,成本都達不到,沒辦法,這就是國際競爭,因為你不掌控616,銷售渠道你都不掌控,品牌你也不掌控,你什麼都不掌控,你只有被人家坑得分。


曾子墨:和越南這些東南亞國家相比較的話,中國綜合的生產成本,包括像土地,勞動力和原材料等等,要高出來多少?


郎咸平:對,越南的勞動成本是我們的三分之二到一半,土地很可能是免費的,你過去以後,你發現你還是非常艱難,因為你還是處在產業鏈的最低端,你還是會碰到更多的問題,比如說越南25%通貨膨脹你會碰到,因此過去搬到越南,搬到東南亞的廠商,他的處境依然是非常的艱難。所以我們今天所謂的產業升級本身,已經不是說去西部,去越南,去東南亞找尋更廉價的土地,更廉價的勞工,而是做1進入到6,這個才是未來我們製造業應該走的路,否則你去西部也好,你去越南也好,你解決不了問題。


解說:目前,中國已逐漸形成以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灣為代表的三大世界級製造基地。製造業的構成分為3塊,17個行業,第一塊是輕工業、紡織工業和日用品的製造,第二塊主要是資源加工,包括石油化工、橡膠、非金屬、金屬冶煉,第三塊是機械、電子類製造業。

曾子墨:如果說像廣東和浙江這樣的中小型的製造企業,現在面臨困境的話,有人可能也會指出,中國的製造業並不是僅僅只生產,比如說像鞋,打火機,衣服等等,還有一些更大型的,其他產業的製造業,比如說像汽車,像家電等等,它們的情況怎麼樣?


郎咸平:你剛才講這些衣服,陶瓷,家電,基本上都接近負利潤率,我再告訴你一個數據,我們汽車零配件業是很發達,高端零配件業90%基本上是外資,那麼我們再做個預言,汽車零配件業的內資企業,將來一定會被淘汰,全部被外資所席捲,所以我國高科技產品出口部分,70%是外資企業所扮演的角色,進出口總額的55%也是外資企業,我們內資企業是大量被淘汰,甚至連汽車零配件業都在被淘汰,而被外資大量地席捲。


曾子墨:那像海爾這樣,規模比較大的,被中國人認為是標兵型的製造業的企業呢,它的前景怎麼樣?


郎咸平:它一樣做不下去的,所以現在發生了一個叫什麼,海爾現象,那麼家電不贏利怎麼辦呢,他們就拿出大量的資金去當開發商去了,去做地產去了。它為什麼做地產呢?表面上看起來是海爾的戰略轉型,實際上是製造業碰到危機,不盈利。


曾子墨:整個家電產業目前都處於這樣的狀態嗎?


郎咸平:對,接近於零的利潤率。


曾子墨:像海爾這樣一些實力相對來說比較強的,大型的中國製造業企業,在前些年呢,也開始慢慢實施一種走出去的戰略,來擺脫目前的困境。


郎咸平:通通走不出去,我至少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看到真正,真正意義上的走出去的公司,包括海爾曾經想收購美泰,美泰就是616,是做最有價值環節的,想收購它,這個收購一定會失敗的。


解說:2005年,海爾與私人股本集團貝恩資本(BainCapital)和百仕通(Blackstone)聯合競購另一個穩居北美市場前三甲的家電巨頭:美泰(Maytag),但最終沒能如願。加入WTO六年多來,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力度越來越大,每年對外投資的增幅平均達到60%以上。但是,有專家同時指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業務多數鎩羽而歸,只在第三世界國家略有所得。

曾子墨:如果說已經在過去這幾年通過,我們用一個帶引號的血汗工廠的模式積累了大量的資金,那麼為什麼用這批資金去收購61里面的6就不會成功呢?


郎咸平:很難,如果61真是能夠創造出這麼多的價值的話,他憑什麼賣給你,他為什麼要賣給你,你留在製造業,不是對他更有利嗎?而且你看看像TCL,它成功地收購了阿卡特爾和法國的湯姆森是吧,那麼明基還收購了西門子的移動業務,也走不出去,到最後這個合資企業一兩年以後,依然轟然垮塌。


曾子墨:這些合資企業,您認為垮台的最根本原因是什麼?


郎咸平:非常好的問題,當初他們的戰略是這樣子的,要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配合上國外的品牌技術要走出去,我們乍聽下來,很有道理,這是應該是一個模式,可是回到我剛剛講的61的產業鏈當中去的話,你會發現勞動成本只佔2.5%,它根本就不重要,因為今天的企業戰略已經不是在製造業方面下工夫了,而是要透過61的產業鏈的高效整合,壓縮成本,你才會有機會。想在1上面下工夫的,基本上都會碰到海爾,TCL,以及明基的厄運。


曾子墨:中國的企業真的有這麼悲觀嗎,不走出去面臨的是死路,走出去同樣是死路?


郎咸平:目前,我們用實際數據說話,很遺憾地回答你,目前我沒有看到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的企業,沒有看到。


曾子墨:像聯想呢?


郎咸平: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的企業,那只是收購了IBM的一個電腦製作部門,可是要注意,聯想收購IBM本身,還是在1上面下工夫,還是在做製造。那這個就比較悲哀了,我倒希望聯想能夠考慮進入6,這才是真正能夠走出去的本質問題。


解說:郎咸平認為,一方面,中國企業在夾縫中掙扎,走不出去,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卻極快,每年以10%的數額高速增長。這種現象的產生原於中國十餘年來,二元經濟的發展思維。其中一部分,是產業鏈定位錯誤的製造業,另一部分是以拉動GDP為主導的建設工程,以及替它們融資的銀行等。


曾子墨:即便中國製造業今天面臨著這樣的困境,但是中國的宏觀經濟,依然在以比較高的速度增長,即便說比去年的12%回落到今年的10%,甚至明年可能9%,但是它畢竟和您所說的製造業的這種危機,聽上去有點兒背道而馳。


郎咸平:有點背道而馳啊,那我告訴你,中國的經濟是三七開,70%是製造業,它是蕭條的,30%是什麼呢,就是以地方政府,以GDP為綱的理念所推動的地方基礎建設,整個中國經濟發展,你剛剛講的每一年10%,都是30%所創造出來的,不斷地修橋鋪路,開膛破肚,因為我們的GDP是非常畸形,非常扭曲的,我們和美國相比,和歐洲相比,他們是70%都是消費,而我們不是,我們只有35%不到是消費。


曾子墨:的確在過去這些年,中國的增長主要是以投資,加上出口來拉動的。


郎咸平:對。這麼多工廠,生產出這麼多產品來,賣不出去,消費太少,只有出口,現在是1.8萬億,那麼外匯大量積累的結果,就是人民幣匯率不斷地升值。回過頭來又打擊到70%的製造業。


解說:2008721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對下半年的經濟工作提出要求時,特別提及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尤其是消費需求。一些專家陸續表示,沒有旺盛的內需,6+1中的6就沒有生存的基礎。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方針轉向<一保一控>,推出上調部分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至13%,調增信貸規模等新舉措,全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的發展。2008819日,中央財政安排35.1億元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曾子墨:但是下半年政府的政策是不是會有一些變化,比如說出口增值稅會有調整?


郎咸平:有的,出口增值稅調整,同時還鼓勵,比如說江浙兩省的民營資本,進入融資的行業,合法化,讓它們可以透過民間的資本來輔助這些製造業。


曾子墨:對,而且信貸政策,特別是針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政策,也在有所調整。那麼在這樣一種綜合的政策調整之下,這些中小型的製造企業,是不是有一個喘息的機會,可以重新起步?


郎咸平:重新起步是不太可能,喘息機會是可以的,你可以延緩它的死亡。


曾子墨:如果要實現產業升級,中國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


郎咸平:我們產業升級的理念,還停留在611,要進口設備,提高技術,而我建議產業升級的概念要從1走到進入6,而且是高效整合的6,這才是一個新型的產業整合的概念。而且產業整合,在中國能不能做?可以。我們中國不是沒有6,比如說服裝行業,我們都有6,我們有倉庫,我們有運輸,我們有車隊,我們都有啊,問題是都是分開的,大家各幹各的,因此是效率是非常低,交易成本非常高,目前要做的是把它串在一起,高效壓縮,高效整合。我給你舉個例子,我們走完整個61需要180天,那麼歐洲的名牌,包括ZARA,叫颯拉,它走完整個流程是12天,以一件衣服為例,倉儲12天跟倉儲180天,成本差了90%以上,因此現代化的成本概念已經跟過去不一樣了,不是勞動成本,勞動成本在整條產業鏈裡面不重要,就是說到了2008年,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產業鏈的戰爭時代,要縮減成本,就必須透過最高效的管理,壓縮整條產業鏈,你才有可能創造出更多的利潤,而不是在勞動成本上面下工夫。

曾子墨:但是怎麼樣來整合這個6呢,是需要更多的比如說國家的產業政策的支持,還是說企業家自身的努力,觀念的轉變?


郎咸平:亞洲國家,缺乏政府支持的國家,純粹民營製造業的國家,基本上都是貧窮落後愚昧,比如說好的國家,日本跟韓國,新加坡,哪一個不是政府在後面支持跟推動的?真正政府不推動的,純粹民營化的國家是哪些呢,是菲律賓,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所以產業政策非常重要,企業家的自覺也很重要,那麼這是個相輔相成。


解說:中國政府的在十七大會議中明確提出,加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設備投資有60%以上要靠進口,對外技術依存度高達50%,美國日本僅為5%左右,由於不掌握核心技術,內地企業,不得不將每部國產手機銷售的20%,數控機床銷售的20%40%,拿出來向國外支付專利費,有專家認為,扶持中小企業上檔次,是目前政府最緊要的任務之一。


曾子墨:那麼假如中國的製造業產業升級,不能夠那麼順利地迅速地去完成的話,中國會面臨什麼樣的境遇?


郎咸平:倒閉。


曾子墨:進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呢?


郎咸平:哇,這就不敢想了,而且我們最近倒閉的風潮是加速度,三四個月就倒閉這麼多,那麼奧運之後,不敢想,不樂觀了,它是倒閉風潮是繼續的,它並沒有停,因為它是個本質上的缺憾,就是低端產業鏈碰上這麼多外在衝擊,它扛不住。


曾子墨:但是即便能夠完成產業升級的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郎咸平:短期做不到。


曾子墨:那短期的這個困境,我們應該如何去度過?


郎咸平:我們只能夠建議企業家,就在這個時刻的,你這個投資要是特別的謹慎,不要做無畏地投資,不要盲目地擴充,同時企業家應該多保留現金,以準備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