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醫改迷失的方向應盡快廓清

羊城晚報
2008-10-06

醫改基本不成功,這基本已成上下的共識。但醫改失敗的原因何在,錯在何處,最大敗筆又是什麼,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王東生日前在中國健康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衛生體制改革最大的損失就是行業發展方向的迷失和對宗旨靈魂的敗壞」(見923日《新快報》)。這,可謂一針見血,點中要害。

人食五穀雜糧,不可能一生永遠不生病,重要的是能及時得到療治。因此,醫療保障如何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人權保障制度與公平機製成熟的重要標誌。客觀地講,改革開放30年,我國醫療基礎設施大為改善,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也明顯提高,但近年來,看病貴,看不起病卻也飽受社會非議,百姓抱怨,醫患關係緊張,矛盾日益突出,以致成為新的社會問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諸多,但最根本的還在於醫療改革的方向迷失了,公益性醫療逐漸缺失,在沒有科學定位和制度保證的前提下,提供公共醫療產品及服務的醫院一古腦兒被推向了市場。

據資料顯示,在某些公立醫院,國家的投入僅佔其費用的5%左右,而95%的運營費用要靠業務收入來獲取。這意味著,公益性的醫院變成了企業,公共機構成為逐利的工具。於是,以副養主、以藥養醫便成為不可避免;於是,醫院成了「商店」,醫生成了「小販」,醫德醫風每況愈下,「南丁格爾」身上沾滿了銅臭。

但是,如果把醫患關係緊張及百姓抱怨的板子都打在醫護人員身上是不公平的。醫改的方向性迷失,首先是決策出了問題,其次是醫改的運行及監管機制未跟上,醫療宗旨的根基崩塌帶來職業道德、價值取向的混亂、扭曲,從而加重了這種方向性偏離的力度,以至於醫療機構的逐利特徵惡性膨脹,醫療費用呈幾何倍數增長。而瘋狂增長的成本,又都轉嫁到患者身上。王東生提供的數據表明,我國衛生總費用由1980年的143.2億元猛增到2006年的9843.3億元,不到30年時間增長了68倍,而同期政府和社會的投入由78.8%下降到50.7%。一方面是衛生總費用巨幅增長,另一方面是國家投入比例下降,顯然,醫療衛生開支的大幅增長部分,買單者只能是老百姓,這也就難怪不僅低收入群眾,甚至愈來愈多中產階層也抱怨看不起病了。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據悉,數易其稿的新醫改方案將在9月底至10月初公佈,並開始新一輪的徵求意見。人們企盼著,新一輪的醫改,在方向和定位上能夠真正以民為本,回歸醫藥衛生的公益性;在決策和實施中,對事關民生事關全體民眾切身利益的改革更為審慎,應多方論證,科學實施,少走彎路。同時,歷經多年市場化洗禮的醫療事業,道德與價值重塑也同樣重要,否則,一方面國家投入的資金加大,另一方面醫療機構又向患者追求利益最大化,那就真是勞民傷財,兩頭不得好了。(閱 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