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城鄉統籌之「成都實踐」

《瞭望》新聞週刊
2008-10-06

*** *** ***

系列‧中國編按: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將於10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中共政治局為此在不久之前已擬定了一份《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作三中全會的討論稿。一般資料顯示,這份文件將為進一步把中國農村的土地推向私有化、資本化的政策,提出合法化和合理化的理據。

在三中全會召開前夕,北京《瞭望》新聞週刊一連發表五篇報導/評論性文章,以「樣本」、「實踐」、等名義,宣揚「農村改革突破」。《瞭望》的作法,過去經驗來看,應是替三中全會以解決「城鄉分割」、提高「農民融資能力」等理據下,實行進一步把土地推向私有化,提供「成功」的「實踐」和「樣本」。

我們將選取《瞭望》的其中三篇文章傳登。這並非表示我們同意中共的農村私有化的道路。恰相反,我們相信,中共的做法衹會大規模擴大全國經已汎濫的財富之極度兩極分化。

*** *** ***

政策引導、產權驅動、依法施政,成為成都新階段農村改革突破的「三大利器」

一年前的6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成都、重慶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項戰略佈署要求兩地「全面推進各個領域的體制改革,並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突破,大膽創新,盡快形成統籌城鄉發展的體制機制,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推動全國深化改革,實現科學發展與和諧發展,發揮示範和帶動作用」。

對成都而言,不能不說是重擔在肩、眾望所繫。從2003年起就試圖從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兩個「改點」上去打破城鄉二元體制的成都市,五年來一直圍繞「統籌」這兩個字向著農村改革的縱深區突進,成為新一輪農村改革的「急先鋒」。

「三個集中」促進「三化」聯動

「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源於四川省委提出的「三次產業互動,城鄉經濟相融」的構想。這「三個集中」是成都統籌城鄉發展的規劃編製的基本原則和統籌推進的基本方法,其目標在於通過聯動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構成的「三化」,創造和諧交融的新型城鄉形態,同時也有效促進了資源節約、環境友好。

遠郊區邛崍市羊安鎮是推進「三個集中」的縮影。3年來,羊安鎮將新引進的40個工業項目集中到工業集中區,創造了3萬多個就業崗位。鎮黨委書記王諺對本刊記者說,工業集中增加了崗位,農業規模經營提供富餘勞動力,農民向城鎮集中則為工業園區和規模經營提供了基礎。

羊安鎮仁和社區已入住236戶農民。社區設有籃球場和健身路徑,還有圖書館和免費網吧,週末,20多台電腦前坐得滿滿當當,都是農家孩子。社區黨支書雍長清說:「農民集中居住,就是一起向城市生活過渡。」

與「三個集中」相銜接和補充的是「三大工程」,即農業產業化經營工程,農村發展環境建設工程,農村扶貧開發工程。從近郊到遠郊,直到最偏遠的角落,「三個集中」和「三大工程」使眾多農民的命運發生轉折。

大蘭村是龍泉驛區最偏遠的山村。2005年水果豐收運不出來,200多名幹部用手推車拉了3天,農民還沒掙上錢;2006年大旱,政府給群眾送生活用水就花了400多萬元,人稱大蘭村為「大難村」。去年7月,大蘭村與相距30多公里的城郊村龍華村合併,1654位村民陸續搬進了新建的公寓樓。

「這次搬家真正讓我有種翻身做主人的感覺。」45歲的張代萍說,山上生活苦得讓人惱火,砍柴時手經常劃得稀爛,一天忙到黑肩膀酸痛得不敢摸。兒子為了離開山裡,前年出去當「上門女婿」去了。如今,張代萍與丈夫均辦了養老保險,她新居面積120平方米,價值60萬元,村集體還分給家30平方米鋪面,每年出租收益5100元。她將山上的12畝承包地流轉給一家企業種草養牛,每年流轉收入6000元。每月她與丈夫打工約收入1200元。剛剛高職畢業的女兒也在社區幼兒園找到了工作。

針對這些實踐案例,四川省委主管官員向《瞭望》新聞週刊介紹了「三個集中」促進「三化」聯動的具體思路:

一是推進工業集中發展,促進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和保護環境,提升新型工業化水平,進一步增強工業引擎。將原規模小、佈局散的116個工業開發區,通過規劃調控和政策引導,歸並為21個主導產業突出的工業集中發展區,目前入駐企業1470戶,工業集中度達65%

二是引導農民向城鎮轉移和集中居住,促進農民生產生活和居住方式的轉變。按照「宜聚則聚、宜散則散」的原則,因地制宜建設農民新居工程,五年來新建城鄉新型社區602個,38萬多農民入住,全市城鎮化率提高到63%。今年4月成都市出台的《促進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向城鎮居民轉變的意見》,曾引起廣泛的議論。它首度將「成都籍農民工」納入了經濟適用房與限價房的申購人群。424日,成都市住房委員會辦公室正式公佈《成都市房產管理局關於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申購經濟適用住房的有關具體問題的通知》,其中涉及進城務工人員申購經濟適用房的資格條件、審核資料、房源保證及檔案管理等細節。執行細則的出台,意味著成都城市住房保障體系對非城鎮戶口的正式「破題」。

受訪家認為,將農民工納入經濟適用房的保障範疇,不僅突破了住房保障的戶籍限制,更讓農民工在「進城」遷徙的過程中能夠無差別地享受住房政策,這對促進城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通、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無疑具有標本意義。

2003年開始,成都市針對被城鄉二元體制「傷害較深」的農民工群體,特別推出了與城鎮居民無差別的「農民工綜合社會保險」;針對征地「農轉非」勞動人口,推出了「失地農民社會保險」;對尚有耕地的農民推出了「新型農民養老保險」。將戶籍限制的突破,與落實社會保障的銜接、充分就業及住房保障等,在改革措施中捆綁設計、統籌考慮。

三是穩步推進土地適度集中規模經營,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推進土地向農業龍頭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種植大戶集中,目前全市43%的耕地面積實現了規模經營,培育規模以上龍頭企業615家、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911個,帶動農戶面達65%

鄉村「資本潮」湧現

近五年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基礎上,成都市今年初以「確權賦能」為著力點,改革農村土地產權制度,使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得以完善,生產力進一步解放,耕地得到保護,為新一輪農村改革找到了「一條很好的出路」。

「確權賦能」,是將憲法規定的農村各種產權通過權證的形式確定到戶,使之成為農民法定的資產,並賦予可流轉的、市場化的資本稟賦。這一舉措著眼於建立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農村產權制度,不僅落實了土地承包權登記制度,而且為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了市場環境。

「確權頒證到農戶,盤活資產快致富」,在雙流縣興隆鎮,類似的標語格外醒目。瓦窯村農民胡易明向記者展示了「四證」:《土地承包經營權證》《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證》(即宅基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集體林地使用權證》。他說:「我們農民最大的財產一是土地,二是房屋,這『四證』才是真正的定心丸。」

與「四證」同時發給農民的還有「兩卡」,即耕地保護卡和養老保險卡。成都市和下屬區縣市兩級財政每年拿出26億元設立耕地保護基金,耕地保護補貼標準為基本農田每年每畝400元,一般耕地每年每畝300元,扣除10%的土地流轉擔保金和農業保險,打到農民「耕保卡」上的數額分別是360元和300元。根據本人意願,也可選擇將耕保補貼轉到養老保險卡,抵扣保險費。

農民可查詢「耕保卡」上的金額,但不能領取。成都市規定農民男到60歲、女到55歲,經耕地保護協會確認自己的承包地沒有遭受破壞,方可一次性領取耕保補貼,否則將予以扣除。目前,各村均成立了耕地保護協會,小組成立了分會,專門設有耕地保護義務監督員。

今年418日,瓦窯村59歲的農民馮正昌領到了「兩卡」。他家5口人,共有5.5畝承包地,去年「耕保卡」裡有2450元,抵扣4個人每人480元的保險年費,目前「耕保卡」還結餘530元。他說:「這個辦法好,耕地年年要保護,如果你破壞了,或者租你地的人破壞了,你就得不到耕保金。」

截至目前,成都市206個鄉鎮參加了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共涉及農戶58萬多戶,已有60%完成入戶摸底調查,45%完成土地測繪,27%完成確權方案公示,11%完成確權頒證。按目前進度,估計兩年內全市可完成確權頒證工作。在確權到戶、耕地保護的前提下,成都市嘗試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促進農村資源向資本轉變。目前,實現了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集體林地使用權等「四權」流轉。截至8月底,全市在確權頒證後實現產權流轉10917宗,金額1.3億多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