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別誤讀大學生競聘"農民工"招聘會

中國網
2008年10月27日

昨日,省總工會“金秋就業幫扶行動”招聘會在漢結束。本是幫扶農民工和下崗職工的招聘會,卻吸引了不少大學生手持簡歷慕名前往(10月26日《楚天都市報》)。

對上述現象有專家解讀,大學生參加“農民工”招聘會,反映出他們更加務實的就業心態。不客氣地說,這是一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誤讀。

我注意到,據人力資源市場統計顯示,進場求職的5萬人中大學生有3萬多人,佔了求職者數量一半以上。用人單位以本省企業為主,其中不乏中百倉儲、福娃集團、武漢電力設備廠等知名企業。這些企業在招收技工的同時,也提供了一些文秘、行政等要求大專以上學歷的崗位。據此,有多達6成的大學生競聘“ 農民工”招聘會,實質是大學生與農民工下崗職工同場搶“飯碗”。

在我眼裏,有多達6成的大學生競聘“農民工”招聘會同場搶“飯碗”,與其說反映出他們務實的就業心態,毋寧說折射了他們就業生存的艱難。要說大學生就業觀念和就業心態變化,自中國高考擴招以來,大學生“就業難”現象就顯現出來且愈演愈烈,在嚴峻的就業形勢和生存壓力面前,不少大學生早已被迫放下 “天之驕子”的架子,為了就業生存,學非所用將就上崗有之下鄉當村官有之躋身農民工南下東進打工隊伍有之,甚至還有極端者演繹了“北大才子賣肉”“大學生擦皮鞋”的曠世奇聞。因此,要說大學生參加“農民工”招聘會反映出他們務實就業心態,其實他們早已在“世上從來沒有救世主”“人到屋檐下,誰能不低頭”的嚴峻現實洗禮中學會了隨遇而安適者生存,所謂務實心態絕對不是本次招聘會的新生事物和新聞看點。

有多達6成的大學生競聘“農民工”招聘會同場搶“飯碗”,還折射出農民工和下崗職工當下就業生態和生存艱難。本來,在世界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發展趨緩的雙重影響下,農民工和下崗職工就業已然十分艱難,現在又有不速之客的6成大學生屈就加入“農民工”招聘會來爭搶有限“飯碗”。相形于農民工和下崗職工知識少年齡大負擔重的競爭劣勢,大學生則擁有知識多年齡小負擔輕的競爭優勢,“田雞要命蛇要飽”,在勞動密集型企業失業率上升、大學生爭搶“飯碗”、沉重家庭負擔三重壓力的夾縫中,“上有老,下有小”,“日愁三餐,夜愁一棲”的廣大農民工和下崗職工的生存圖景和當下狀況可想而知。來自武漢江岸區的一位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生,24日一大早便和其父趕至招聘會現場。他告訴記者,父親下崗後一直想找一份新工作,自己大學快畢業了也想找一份起點不高的工作鍛鍊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招聘崗位數一定的情況下,這難道不是典範的兒子與老子搶飯碗嗎?在一場類似的招聘會上,一家企業負責人如是直言不諱,“現在都是同崗同酬,招用大學生雖然總體而言成本會比用農民工高一些,但他們的綜合素質相對高,發展空間大,所以在成本差異不大的情況下,企業更願意招用大學生。”

近來,受國際金融風暴和中國經濟可能下滑的影響,國內一些地方陸續出現了就業不景氣的端倪。10月24日《廣州日報》報道,中山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一位老師介紹,今年來校招聘的中小企業大減……2009年加入求職大軍的畢業生人數激增至近600萬,人數增加職位減少,畢業生找工作難上加難。10月 20日《新聞晨報》報道,根據前程無憂網站的統計,近期申城招聘行情萎靡不振。9月和10月企業提供的崗位,只有去年同期的88%,金融業、房地產等行業招聘行情萎靡尤其明顯。10月23日《重慶晚報》報道,受部分沿海企業業務不景氣甚至倒閉的影響,重慶民工出現返鄉潮。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隨著來自發達國家的訂單不斷減少,中國沿海出口加工企業紛紛裁員,大批內地到沿海打工的人員不得不提前返回家鄉,大多數中小企業減少招工名額,大學畢業生面臨就業困難。故而在我看來,要說大學生競聘“農民工”招聘會搶飯碗反映出什麼的話,它反映的不是什麼勞什子的“務實就業心態”,而是中國當下就業形勢嚴峻程度的現實寫照和個案預警。

我要說的是,在愈益嚴峻日益艱難的就業形勢下,我們從大學生競聘“農民工”招聘會搶“飯碗”中得出的,應當是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的嚴峻警示和不少發達地區和城市必須加快產業調整節奏以因應對策的理性昭示,而不是“飽漢不知餓漢饑”“站著說話腰不疼”,唱出“反映更加務實就業心態”云云的過時廉價讚歌。(作者:陳慶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