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3日 星期二

北京第一屆打工文化藝術節

(1) 一個不一樣的新年」
———第一屆打工文化藝術節見聞
丁國元
工人日報
2009年1月5日

2009年元旦上午8時許,許多在北京的外來務工者就陸續趕到地處北京朝陽、通州、順義三區交界處的皮村。為期3天的第一屆打工文化藝術節,就要在這裡拉開帷幕。

皮村曾誕生了全國第一個打工文化藝術博物館,那裡的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都記載著外來務工者在城市務工時的辛酸、迷茫和渴望。

就在博物館的院子裡, 農民工們自己動手搭了一個簡易鐵皮大篷子,並給它命名為:新工人劇場。農民工們將在這個簡陋的舞台上,演繹自己在京務工的歡樂與痛苦。10時整,藝術節在新工人劇場裡正式開幕。據藝術節主辦者之一孫恆介紹:只能容納140人的「劇場」早已爆滿,場外還有數百人伸長了脖子向裡面張望, 但實在是擠不進去了。

姐妹同行演出隊在「劇場」裡演出了反映家政服務員生活和內心世界的小話劇《生活在掙扎》。來自江西的小李對記者坦言:「我就是家政服務員。我在北京得到了在老家不可能得到的收入, 每月1000多元工資對我來說太重要了。我的孩子就靠我和丈夫在外打工掙錢養活。這個戲反映了我們真實現狀。新年伊始,我們更渴望新生活的開始。」來自深圳市工友心聲劇團演出的劇名叫《路》,它濃縮了億萬打工者求生存,尋理想的真實狀況。還有多個打工者劇團參加了演出,一些打工詩人、打工民謠作者也登台抒情。據瞭解, 藝術節期間還播放了打工者自己拍攝的與打工生活有關的多部電影短片。

一些打工者還自告奮勇地登台一展歌喉。讓人們感受到在天寒地凍中有一股打工文化的熱流在北京皮村這個偏僻的角落裡湧動。同是打工者的孫恆描述說, 在人流高峰時,院子裡有1000多人參加各項活動呢!條件雖然簡陋,「劇場」裡沒有暖氣,但工友們的熱情,讓他們這些舉辦者很有成就感。「我們自己給自己過了一個新年, 一個和過去相比不一樣的新年。我們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表達了對文化藝術、對美好生活的渴求。」孫恆告訴記者,改革開放30年,打工者的貢獻不可忽略。我們要通過自己的聲音,用自己能表達的形式來展示我們為城市建設所做的貢獻。

在活動現場記者採訪了一些為第一屆打工文化藝術節服務的志願者。來自社科院研究生院的萬小廣說, 打工者們這種自發的文化娛樂活動,是在尋求一種自我認同,是在呼喚主流文化對他們的尊重。其實社會在關注農民工欠薪、職業病等問題的同時,更應關注到他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渴望。精神文化不能單純用金錢來衡量其價值, 每個人都有權利享受文化生活。我們在現場不僅看到打工者對文化生活的渴望, 也看到了他們創造文化生活的能力。希望政府能扶持外來務工人員自發創建的文化團體, 同時讓主流文化更多地反映他們的心聲。

***** ***** *****
(2) 打工文化藝術節:創造屬於自己的舞台
劉遠
三農在線
2009年1月14日

「今年元旦怎麼過?來皮村過一個有意思的新年吧!第一屆打工文化藝術節歡迎你!」一封署名為孫恆的郵件,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打工者的文化藝術節可是個新鮮事。再看看活動形式,音樂、電影、戲劇、詩歌、展覽、論壇、趕集、聯歡一應俱全,記者不禁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熱鬧壯觀的場面。帶著些許好奇和興奮,記者在元月一號驅車來到了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金盞鄉的皮村。

舞台雖簡陋表演卻動人
到達皮村時記者有些迷惑,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地方。沒有想像中的鑼鼓喧天,也沒有代表喜慶的紅燈籠。找到了方知,文化藝術節舉辦的場地只是一個籃球場大小的院子,院裡有些村民和志願者支起了一些木板,在木板上放著零零散散的商品。場地的盡頭,坐落著這次活動的主場館「新工人劇場」———一個有點像「蒙古包」的建築物。要說這劇場最大的特點,就是屋裡比屋外還冷。劇場裡沒有任何取暖的設備,又見不到陽光,感覺比外面的溫度還要低些。失望之餘,不禁想見一見這個用兩幅精美的海報把記者「騙來」的孫恆。

隨著文化藝術節的開始,記者發現自己逐漸被精彩的節目所吸引。舞台雖然簡陋,但演員們的本色演出由於十分真實還是很富有感染力。話劇《生活在掙扎》,講的是城市家政行業的故事。一位在望京做家政服務的大姐告訴記者,城市家政的工作環境特殊,她們的生活狀況和內心世界往往不為外人所知。她們希望通過《生活在掙扎》,來表達城市家政工的困惑和心聲。

煎餅和詩你能想到這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繫嗎?在這個新工人劇場的舞台上,就把兩者緊緊地連在了一起。一位姓徐的大姐,靠擺煎餅攤養家。她很喜歡寫詩,而且詩歌中結合了攤煎餅的經歷,寫得很生動,讓人有時會心一笑,有時會有些心酸。

影片《順利進城》也是這次打工文化藝術節的重頭戲之一,這可是孫恆他們自編、自導、自拍、自演的。故事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說的是一個叫順利的河南青年,進城打工遭遇的艱辛與困惑。這部影片的難得之處,是在於站在打工群體的立場和視角來反映他們真實的生活。

之後的採訪中記者瞭解到,這次活動的總資金只有6萬元,是從香港樂施會那裡籌到的。由於資金緊張,劇場的建設全部是廢物利用,只有燈光設備是買的。負責打燈光的人也是工友「客串」的,所以演出中經常出現燈光打早或打晚的現象。當天演出結束後,艱苦的演出條件和演員們飽含真情實感的演出,讓記者莫名的感動。究竟是什麼動力驅使著孫恆和他的工友們在這麼困難的條件下,舉辦了如此精彩的演出?這個疑問讓記者下決心找孫恆問個究竟。

一直在行走一直在追尋
幾經周折,記者終於抓到了那個把自己「騙來」的孫恆。提到打工文化、打工藝術,這個來自河南的小伙子打開了話匣子。他告訴記者,他原本是開封一家中學的音樂老師,1998年他帶著一把吉出走了,原因是他受不了每天重複的沒意義生活:「周圍的人都會有一種價值觀,就是衡量一個人成不成功、有沒有用的標準就是你能不能掙錢。但我覺得人不能用錢來衡量,人應該還有很多其他的追求,應該爭取一種新的生活。但那個時候我並不知道具體要什麼,我只知道那裡很壓抑,想逃離。」

和很多受到大城市誘惑的打工者一樣,孫恆來到了北京。但是他感到茫然和孤單,因為這個城市不屬於自己。生存的壓力迅速把生活殘酷的一面拋在他面前,為了吃飯住宿,他做了搬運工、推銷員,在酒吧賣唱,在街頭做流浪歌手。

從衣食無憂的音樂老師到必須干沉重體力活的務工者,孫恆的心理落差是巨大的。出身貧寒的他並不怕吃苦,他苦悶的是為何生活如此辛酸,有意義的人生在哪裡。

於是孫恆離開北京,一邊打短工、賣唱,一邊漂流。大半年裡,他接觸到生活在底層的大量務工者,從建築工人到保安、保潔、保姆,乃至做生意的小商販等,他們各種各樣酸甜苦辣的生活,讓孫恆看到了世界真實的另一面。而在這之前,他對於世界的瞭解大多來源於書本和媒體。這些小人物的真實生活,不知不覺間豐富了孫恆的人生。他們的故事,開始一個個變成他的音樂和歌曲。

2001年冬天,孫恆去天津科技大學看一個朋友。「學校的學生社團募捐了一些書和衣服,準備到工地送給民工。正好我在那兒,就跟他們一塊去了。到了工棚,我給工友們唱歌。沒想到,那次唱歌的感覺,跟我從前完全不一樣。」

孫恆唱的是自己創作的民謠歌曲《一個人的遭遇》。講的是他朋友小吳的親身經歷。「歌詞基本上是他原話,我只不過用音樂表達出來。我身邊有很多像他這樣打工的朋友,我的很多歌,就來源於他們。」

工棚很簡陋,掛著晾曬的內衣褲,來了很多工友,他們仍穿著幹活的髒衣服,擠在板床上或站在地上聽孫恆唱歌,他們的掌聲、笑聲那麼真誠、質樸。按孫恆的話說,給他們唱歌跟以前在大學裡、酒吧裡唱完全不同,就好像在跟他的兄弟姐妹聊天,像心靈對話。

這次經歷對孫恆啟發特別大,這裡,才是他唱歌的地方!原來唱歌不僅僅是娛樂消遣,還可以服務別人、在精神上鼓舞別人,可以傳遞更多的信息,起到宣傳的作用。我們的文藝,為什麼不能直接面對最底層的勞動者?孫恆這樣問自己。

為勞動者而歌為打工者而呼
在這種演出中孫恆認識了一些同樣愛好音樂的朋友,他們組織起來成立了一個打工青年演出隊,利用業餘時間進行排練和創作,專門為打工者提供義務演出。 2002年,香港的一家慈善機構資助了打工青年藝術團,藝術團陸續添置了電子琴、架子鼓等樂器。有了固定的活動場所後,他們和明圓打工子弟學校、屬地肖家河街道居委會,三方共建成立了「農友之家」,現有300多個註冊會員,二三十個骨幹,3名固定工作人員。

為更好的宣傳打工文化,2008年孫恆在社會愛心人士的支持下建立起了中國第一家打工文化藝術博物館。孫恆覺得沒有打工者的文化就沒有打工者的歷史,沒有打工者的歷史就沒有打工者的將來。這也正是他們創辦這個博物館的目的———記錄打工群體的歷史變遷,倡導勞動價值的尊重認可。

三天的文化藝術節結束了。由孫恆和他的工友們對文化藝術的摯愛,記者聯想到億萬打工者對於精神文化的強烈渴求。其實,許多打工者追尋文化藝術的軌跡和孫恆是相似的,但他們卻沒有孫恆的那份幸運。孫恆現在雖然掙錢不多,但起碼有穩定的收入。而其他很多人迫於生活壓力,不得不放棄了對文化藝術的追尋。剩下的都是打工文化藝術的堅定守望者,在守候,在尋找那個屬於自己的「舞台」,就像這次藝術節的主角們,都是真正的「草根」。在他們之中有建築工人,有家政服務人員,有賣水果的,還有攤煎餅的,人們很長時間以來都把這個群體視為文化藝術的沙漠。在看到他們為生計四處奔波的時候,往往忘記了他們也有展現自我,渴望讓別人瞭解他們艱辛與困惑的訴求。

這次的打工文化藝術節,則充分體現了「草根」特有的魅力。這種文化雖然很粗糙,但卻那麼真實,那麼富有生命力。讓人感覺,即使在「沙漠」中也有不少「生機盎然」的綠洲。

沒有太多的觀眾,打工者在自己搭建的舞台上自己展現、表達自己,也許這正是真正意義上的打工者自己的藝術節。

***** ***** *****

(3) 日記:第一屆打工文化藝術節
荒原過客
北大未名站
2009年01月04日




2009年元旦,北京東北郊區,打工者以舞台劇敘述打工族在北京、上海、山西等地的不同境遇,一位打工妹面對觀眾熱淚盈眶。當日,第一屆打工文化藝術節在北京皮村打工文化博物館舉辦,現場演員、觀眾都是背井離鄉的打工族。(中新社發 廖攀 攝)



早上六點過一點就起來,走到西門的時候,王向東已經在那了,天色黝黑而微亮,新的一年的清晨,與以往的喧鬧不同,西門外還沒有幾個人,而大紅的燈籠和閃閃的綵燈彰顯著過節的氣氛。

而空氣依然寒冷。

過了一會,路振東來了,宋江傑電話打不通,估計還沒起來,我們就出發了。

到了肖家河,按照短信裡指定的路線大街小巷七拐八繞的到了肖家河居委會,這裡是「工友之家」發家的地方,而劉艷真正好在等我們,進了她們的辦公室,外面是一個很小的十二三平房的辦公室,堆著各種文件,桌上一台電腦,裡面是一個教室大小的房間,四周的牆上貼著各種宣傳畫,小孩子的作業和圖畫,房子裡有十台電腦,以供給工友們培訓只用,裡面還有一個電視和VCD機,是他們休閒娛樂的少有的東西之一。裡面還算溫暖。和劉艷真聊了聊,這個來自安徽的女孩有點胖,眼睛大大的,很有熱情,她從中華女子學院畢業已經三年了,畢業後一直在這裡工作,沒有問她的工資待遇,也沒有問她的感想,從她的言談舉止中能感覺到她對這份工作的感情和信心。要了幾份她們辦的報紙和資料。

等車過來了,我們一行十個人就出發了。

到了皮村。

那裡的人不多,熙熙攘攘,好像農村誰家婚喪嫁娶的筵席,一個不大的院子,北邊是「打工文化藝術博物館」,南邊是堵牆,西邊就是最近為了舉辦這次打工文化藝術節才建蓋的一個圓形的劇院,也不是很大,好像那種流動的馬戲團臨時搭建的帳篷一樣,但是這個是木製的,看起來給人一種新鮮的感覺。

在院子裡呆了一會,感覺冷的受不了。感覺郊區就是比市區冷很多。

南邊牆上是工友之家平時活動的照片展,一個來自中華女子學院的大二的女生叫宋清茹,在那講解,她冷的直發抖,聊了聊她們婦女發展研究會的活動,她們去十幾個學校支教,是某幾個人負責一門課,而這個課就在幾個學校都上,每個學校每學期上四五節。她們還長期在工友之家幫忙。

打工文化藝術博物館裡面倒是很值得一看,各種工友的物件工具都有,包括各打工子弟學校的校服,工友的衣服和帽子,工友們給家裡寫的信,報紙上刊登的有關工友維權的文章,按摩店裡修腳用的各種刀具,按摩女工上班穿的工作服,溫家寶的題詞,還有一欄專門是工友維權史上的重要事件,由於時間關係,也沒有細看,但是感覺工友們已經有了自我的意識,已經學會正視自身的處境和價值。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在做煎餅時用的小小的木製的「推子」(不知道真的叫什麼),就是在鐵板上把稀面推開的那個工具。想著自己在攤前買煎餅的時候從來不會去注意這些東西,而這些對工友們確實最親密最本質的器具。

打工文化藝術節開幕了,裡面擠了有100多人,雖然都不認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都是對工友們有著關注的各種各樣的人,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溫鐵軍也來了,還有半邊天的主持人張越,開始是主辦方講話,然後溫鐵軍講話了,之前對他印象一直一般,因為看過《財經郎閒評》的一期節目,內容是郎鹹平和他的對話,上面郎鹹平慷慨陳詞,鋒芒畢露,而溫鐵軍倒沒有什麼讓我感到深刻的地方,所以對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但是從他開始講話,就能感覺到他那種做為一個三年學者所有的情懷,一種對三農的感情,他說的都是大白話,讓隨便一個什麼人都能聽的懂的話,(錄音整理的一些話--「重要的是,我們終於有了這個一個機構,有了一個地方,有了這麼一個平台,有了這麼一群人」,「世界是我們的,做事靠大家來」「文化是多樣的,沒有高低之分,雖然咱條件差點,或者咱使的傢伙事差點,但並不意味著咱落後,我們表達的可真是一種先進文化」「我們每一個人的創造是有價值的,因為世界是我們的」)。

接著舉行了頒獎典禮,在過去的一年裡對各個工作先進的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彰獎勵,有我剛才提到的宋清茹,好多團體都沒有去,北大愛心社也沒有去。

後面舉行了幾個歌唱表演,男聲,女生,個人,合唱,具體的內容已經記不清了,只知道當時很冷,全場的氣氛卻是很熱烈,清揚的歌聲和眼中的閃光卻無時不在訴說著他們的純真和希望。

開幕式結束後,我們和劉艷真她們照了相就道別了。

回來的公交車上,向東舒服的睡去了,透過玻璃的陽光照著,倒不覺得冷,我和路振東聊了一路,有關三農,有關未來的發展。突然想到,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動也是在延安召集了全國的一批有志青年,用他們的歌聲和文藝在戰鬥,而現在做為一個階層的打工者們已經有了自己的階級意識並且在尋求和塑造他們的價值,而未來這群人能否找到自己的立足點呢?而社會有會給他們怎樣一個空間和話語權呢?

很多的元旦都忘了怎麼過的,這個元旦應該也算特別,寫一點隨感,以做紀念。

辭舊迎新,祝願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而他們也能越來越好。

2009.1.4補記

***** *****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