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
2009年02月02日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今日表示,按照推算,中國1.3億外出農民工中,約有2000萬農民工由於經濟不景氣失去工作或者還沒有找到工作就返鄉了,占外出就業農民工總數的15.3%。
陳錫文在國新辦今日舉行的新聞背景吹風會介紹了保持農業穩定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等方面情況。
陳錫文表示,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由於外需的減少,特別在沿海發達地區,過去主要從事外貿的企業遇到了一些生產上的困難,所以確實有相當一部分的農民工失去了他的就業崗位。在年前國家統計局的新聞發佈會上曾經講到過,全國據目前的統計,離開本鄉鎮外出就業的農民工的總量大概是一億三千萬人。
陳錫文說,在前不久,由農業部組織的一次抽樣調查中,一共調查了農民工輸出比較多的15個省、150個村進行的抽樣調查情況來看,到年前(春節前)大概返鄉的農民工佔到38.5%。在返鄉的農民工中間,有60.4%的農民工是正常的春節回家探親,也就是他在城市的工作仍然是保留著的,節後他會回去正常上班。也就是說返鄉農民工中,用39.6%的人是屬於失去了工作或者還沒有找到工作就返鄉了。
陳錫文稱,根據這個數字測算,在一億三千萬外出就業的農民工中,總量來看有15.3%的農民工現在失去了工作或者沒有找到工作。按照15.3% 這個數量推算一億三千萬外出農民工中,大約有兩千萬的農民工由於經濟不景氣失去工作或者還沒有找到工作就返鄉了。應該說黨中央和中國政府對農民工的就業問題是高度重視的。
陳錫文表示,去年12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專門發出了關於做好當前農民工工作的通知,其中有六條大的政策。主要的政策大概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鼓勵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的企業盡可能不解雇或者少解雇農民工;
二是對暫時沒有工作的農民工,各級政府都要給他們提供更多的職業技能培訓機會,以增強他們的就業能力;
三是凡政府投資的公共設施建設,都要盡可能地多吸納農民工去就業,對於已經返鄉的農民工,政府要採取以工代賑的辦法,鼓勵他們去參加農村的基礎設施的建設;
四是政府採取一系列支持和補貼的辦法,幫助農民工回鄉以後自己創業;
五是要求各地切實保障外出農民工的土地保障權益,回來以後如果確實沒有其他的工作可做,家裡的承包地還在,還可以保證他的溫飽。同時還要求各地的黨委和政府要重視農民工工作,特別在當前,要做好監督企業對農民工工資的發放以及農民工社會保障經費的繳納等等這些工作。
*****
陳錫文在回答記者有關突發性群體事件處理辦法時表示,由於一些地方經濟發展中科學發展觀貫徹得不夠,所以個別地方出現了損害農民利益的這些現象,處理不好,引起了突發性的群體性事件,會造成很大的損失,也會造成很不好的影響。黨中央、國務院對處理這類問題的原則歷來都是非常明確的,主要是:
一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這樣一個理念。要事前化解一些容易產生矛盾的問題,防患於未然,未雨綢繆。比如像今年的1號文件裡頭就明確地提出,高度重視農村的社會穩定工作,很關鍵的是要妥善地解決好農村的征地、環境污染、移民搬遷以及集體資產的處置這樣一些比較敏感的和農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這些矛盾和問題,平時就要依照法律和政策處理好這些問題,避免這些矛盾的激化。
二是一旦如果發生了突發性的群體事件,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到第一線,直接到群眾中去面對面地做解釋和說服工作,不能領導幹部躲著不出來,就讓公安部門、警察到第一線去,這樣容易激化矛盾。除了發生打砸搶燒這些不幸的情況之外,原則上不能動用警力,應該由黨委的各級幹部到第一線去做好群眾工作,化解矛盾。
三是事態平息之後,要迅速地總結教訓,該追究責任的要追究責任,同時要制定出整改方案,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答覆。
*****
陳錫文說,總體來看,容易引發農民的群體性事件主要是四個方面:一是土地徵用;二是環境污染;三是移民搬遷;四是集體資產的處置。引發這些問題,我想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有些地方在經濟發展中不注重科學發展觀,單純地追求GDP,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二是存在著一些地方的幹部有腐敗的現象,所以才會導致這樣的群體性事件。
陳錫文表示,有相當一部分農民工失業,回到鄉村以後,他們的收入怎麼辦?他們的生活怎麼辦?這是對今年社會穩定方面增加的新的因素。剛才講到,如果按照現在的抽樣調查,有2000萬原來已經出去就業的農民,現在失去了就業崗位回到了農村,再加上過去幾年,我們平均每年大概有600-700萬農民可以增加到外出打工的隊伍中去,按照這個算法,今年有2500萬農民就業壓力比較大,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保就業、保民生就是保農村穩定。(中國網直播文字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